《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给自己留白

2022-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落凡_

01 美之缘起

1994年,当时还在断桥附近的浙江省文联工作的作家王旭烽看到了一则西湖断桥出现裂痕的报道。午休时她就到断桥上查看,看到很多人都聚在一起担心。

于是,她便忽发奇想,如果断桥真的断了,白娘子怎么办?许仙怎么办?千年等一回不是没有了吗?接着她又想到著名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想到了里面那句名言“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

于是,在创作的冲动下,她在医院里一边挂输液,一边用铅笔写下了《西湖十景》的第一部《断桥残雪》。

西湖,承载的不仅仅是瑰丽美景,她的身后还是我们中华民族厚重的传统文化。西湖的历史文化,无疑是精致的、辉煌的、灿烂的。王旭烽想要创作《西湖十景》,目的便是留住美景,留住文化,留住辉煌。

我是因为看了一部电影《柳浪闻莺》才知道有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才了解到作者创作的这些背后的故事。

王旭烽写就得10部中篇小说,分别用“西湖十景”作篇名,讲述了西湖的历史文化和西湖边的爱情故事。

据作者回想,她写第七部《三潭印月》时思路极其不畅,屡写屡废,一大叠稿纸写不出一个开头,只好作罢。而多年以后的一个月圆之夜,她在西湖边漫步,抬头一看,发现月亮就像一滴饱满的金黄色的眼泪,天空的眼泪。

终于,她知道该怎么写《三潭印月》了。她用《三潭印月》讲述了一个美遭到摧毁然后复原和重生的故事。

她深情地说:“当你受到挫折,内心深处受到打击,心都粉碎的时候,到白堤去走一走,到苏堤去走一走,到秋瑾、于谦、张苍水、章太炎的墓前走一走,到雷峰塔、保俶塔、六和塔去走一走,古往今来的所有英雄豪杰美人都会向我们扑面而来。这时你会觉得,冲着这么美的世界,我们活着还是有意义的。这就是美,就是一种终极的依靠。西湖给你提供了这样一种终极意义,它是美的所在。”

我钦佩作者的才思,钦佩作者可以用手中的笔去描摹藏在心底里的西湖,让西湖以一种独特的、美的形式存在着,传播着,让西湖再次诗意盎然。

我迫不及待地入手了《西湖十景》,我要一部一部地去读,去嗅,去思,去量,我要把这些美的所在深深地刻在心里,我要在泛黄的纸页间行走,就像走在悠长悠长的苏堤上……

或许,我会遇到书里的人,画里的人,还有戏里的人。或许,我还会遇到临风而立,凭栏忘忧的自己。

02 平湖秋月


“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风雅,人家之所以要来附庸风雅,说到底,还是要附庸风雅后面的东西。在任何事物的后面,都藏着利益的影子,关键在于你能否看清它。”

是这样的吗?风雅的后面也藏着利益的影子吗?

本书男主人公徐白,大学毕业分到剧团,让他当编剧,他偏要到乐队,让他弹古筝,他偏要弹他们徐家的古琴,最后弄得不三不四,自己主动要求精简,到了博物馆去工作,结果工资发不出来,还非要去建琴馆。

徐白的父亲徐韵生,久居平湖秋月,他家的房子离从前的照胆台不远,照胆台方丈大休法师是清末浙派大琴家。徐家祖上是拜法学琴的,便行弟子礼,了却一番痴缘。后来家道中落,但还留下了数张古琴,几间旧屋。

徐家所居平湖秋月之地,开门便拜月,放眼即湖天,算是涤烦洗尘之处。

徐白是大儿子,二弟徐华是正宗名牌大学经济学硕士生,一口气介入了三家公司,有三个女小秘正在为他寻死觅活。

三弟徐元十岁那年,上台去给正在挨批判的父亲送水,结果被人一把从台上推了下来,磕了脑袋,从此落下病根,不会说整句的话了。徐元好歹找了一个仓库保管员的工作,但厂子不景气,他早已经下岗,但不敢跟父亲说。

徐家三兄弟从小就是听着琴音长大的。父亲选就的传人其实是徐元,用徐白的话说“徐元,你比我们都会活得好,你能听天籁之声”。不仅如此,徐元还有修长的手指,天生就是抚琴的人,即便遭遇不测,做了仓管员,他每天也都在发现司空见惯的奇迹。

徐白三十而立的时候,是弹着琴把新娘红路引入洞房的,他弹的是《凤求凰》。而到了四十不惑的时候,他却要为自己心心念念要建的琴管折腰。

入世但在俗世里显得不堪的徐白,把琴看得很重,即便“知音少,炫断有谁听”,他也会试音调琴,弹琴家一直向往的有着出世脱俗古意的《渔歌》。有时,父亲接着古琴来,二人便洗手焚香,切磋“欸乃”之声。

与徐白的痴迷和执着不同,在剧团跳舞的妻子红路却活得风生水起,白天在剧团上班,晚上客串演出赚外快,已成为经常要被请来请去的社会名流。

徐白要建琴馆的费用还差两万,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请一个厂家的广告科长吃饭,顺便要给人家回扣。

为了一顿饭,他三天睡不好觉,在心里不断地研究与科长的模拟对话,考虑所有的细节。结果约好时间和地点的那天,广告科长被别人请了去,徐白硬着头皮找到那个地方,揣着手里的信封惴惴不安地等在饭店门外。

当他下定决心并叫科长出来后,已经说好的赞助又泡了汤。他不得已找到二弟徐华,没想到徐华满嘴的利益,让他觉得透心凉。

当你生活的外部环境完全是一幅物欲至上利益交错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是随波逐流,一脚踏进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追求世人眼里的成功,还是坚定内心,保持自我,选择自己所崇尚的自由?


徐白,在认清社会现实后选择了心灵自由。

从广告科长那里碰壁后,徐白在妻子红路的助推下,背着琴去找以前的情敌、现在的知名画家李子明。

李子明一定要徐白给他弹一首,他才肯作画给他。徐白一方面想要李子明的画卖了建琴馆,另一方面也想给李子明弹一曲。

他弹的是《拘幽十操》。

你知道吗?琴曲有畅,有操,有引,有弄。其中忧愁而作,命之曰操,志在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

相传,周文王为崇侯虎所谗, 被商纣囚于羑里 ,即申愤而作此曲。也就是说,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意思是国破家亡,离乱忧愤。

徐白给李子明弹此曲的目的很明确,他要表达自己忧愤的心情,也要表达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心志。

琴自伏羲制作而来,古有师文,师襄,成连,伯牙,钟子期,至近代,又有梅庵派,山林派,九凝派,广陵派,虞山派…

徐白有志,他想让这五千余年的遗韵继续发扬光大。

李子明没有听懂徐白的心志,所以当徐白给他讲《拘幽十操》之后,他说:“徐白你好比又抢了我一回情人。三年以后我与你约了,你再来读我的画,到那时我们再见分晓。”

李子明按照约定给他重新画了两幅画,只是阴差阳错被红路放到了徐华那里,徐白去取画时撞见了徐华训斥打碎茶杯的徐元,继而与徐华激烈争吵并动手相向。

徐白再也不肯要那两幅画。“这个琴馆,我想定了,再不向人家要一分钱,我们自己能干出来。”这就是徐白的选择。

徐白是在琴声里长大的。如果用世人的眼光看他,会觉得他完全是一个不上道的人,别人都在拼命赚钱求成功,他却为了一个不会有名也难有利的琴赴汤蹈火。

徐华,是顺应时代融入时代的,他唯一追求的就是利。他这样做是错的吗?就像他的质疑:“都说钱是万恶之源,可徐元一下岗,老头儿就发心脏病了。谁救他?是我的茶楼,还是大哥那个没影子的琴馆?”

对他的质疑,你有自己的答案吗?

徐元下岗后,徐华让他去茶楼洗茶杯,他很痛快地去了。徐华训斥他后他还是去。徐白让他去琴馆,说他的手应该是医琴的手。可徐元说不愿意爸爸发心脏病,所以他决定白天医琴,夜里洗杯。

徐家三兄弟各有自己的选择,不好说谁的选择就是对的。就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活法一样。

徐韵生是夹着那把他亲自为慕名而去的山东琴友制作的仲尼琴去的琴馆。徐白调了一会儿琴,便一气呵成一曲千古绝唱《思贤操》,而不是徐老先生触景生情的《西泠话雨》。

徐老先生告诉徐白:“琴自伏羲传至今,并非只是有操,还另有畅,有引,有弄。和乐而作,命之曰畅,言达者兼济天下,而美畅其道也;进德修业为之引,申达之名也;情性和畅为之弄,宽泰之名也。”

这些年来,徐白却独独喜欢琴操——不失其操之操。这就是徐老先生在徐白的琴里听到的不可自拔。

徐华的茶楼开业了。在中秋月高的晴朗之夜,徐老先生带着他的一群弟子和四方琴友在茶楼弹兴正健。有人说是《和平颂》,有人说是《兰花草》,有人让来一曲《来生缘》、《月亮代表我的心》……

红尘的声音到底是喧哗于湖上月中的飘渺之月乐的。当人琴散去,灯火阑珊,徐白背着他的仲尼琴去了茶楼。

从茶楼望出去,可以看见明月下的西子湖,又见三潭印月……地上平湖,空中秋月,有琴声,从山林湖泽,从天上人间汩汩流出……

坐在旁边听琴的徐元哭了,在月光下亮晶晶的眼泪,细细的两道,像两道琴弦。这时,徐元凑近琴台,侧耳,皱着眉头,手指修长地轻轻打着节拍,口里吟念的是父亲早年所教的《泉下铭》:

云山苍茫兮,君远游;

泉石峭洁兮,君归休;

怀才抱器兮,无忮求;

人琴俱杳兮,思悠悠;

……

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

徐白又去了徐华的茶楼。应该是这样的。徐白身处红尘,他无法像古人那样隐遁山林,不与外界牵连,他是我们所有人的缩影。

即便外在嘈杂,只听从自己的内心就好了。认定自己所坚持和热爱的,无需强求他人一定会与你一样有相同的执念。就像西子湖,就像空中月,它们是包容万物的。

无论做什么,只要能给自己留一寸净土,有一份留白,就够了。这寸净土,这份留白,就像琴的“大音希声”,这是琴之道,也是人之道。

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

不曾了解过古琴,突然很想去听一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