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教育一一儿童心理满足感
宝宝的成长除了需要身体营养,更需要心灵营养。尤其是在0一6岁这个阶段,心灵营养没有及时满足,孩子将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直到这样的内在失落被填满为止。
婴儿刚出生的孩子,需要的人生第一个营养是:妈妈满怀着爱的拥抱一一满足!
出生之前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全、温暖且柔软的地方一一子宫里(满足)。有一天,世界突起波澜,孩子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口,脑袋、身体统统被挤压,几乎不能呼吸,被生拉硬扯出来,来到一个冰冷的世界。
曾经的温暖和安全感没了,提供营养的脐带被剪断,一个人无助地躺在陌生环境中,冰冷的空气,孩子多么无助、无奈、惊恐和害怕。
当婴儿闻到熟悉的味道,感到温暖怀抱拥抱住,听到熟悉的声音和心跳,就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心理满足。
孩子在出生前3个月里,需要的心里营养必须是及时,无条件地满足与接纳。
当孩子饿了会感到恐惧,用哭来表达内心的需要,这时妈妈及时的抱起来喂奶,孩子吃饱了,心里就满足了。这时孩子感到了世界的美好,妈妈的乳房和怀抱是满足他一切的源泉。
如果认为当孩子哭时,不准及时喂奶,不准及时抱起来,是极其错误的。孩子饿了,哭了的时候,妈妈置之不理,或长时间才反应,孩子会体验到灭绝的恐惧,会感到四面楚歌,世界变成了地狱。于是,美妙的乳房变成恶毒乳房,这时孩子就要去咬乳房,不吃奶,攻击或抗拒。长久下去,对孩子的人格造成极大的伤害。也就是精神分析大师克莱思所描述的偏执分裂状态:所以在孩子出生的前三个月,妈妈对孩子的态度非常重要,这个阶段妈妈要及时,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孩子哭了就要抱起来,孩子饿了就让孩子吃,当孩子安静的时侯,陪孩子逗着玩儿,与孩子对视,孩子就能获得基本的安全感。
当孩子一天天长大的时候,要求满足的事儿越来越多。比如大一点的孩子,一到商店就要买玩具,家里的与此相似的有许多,但孩子就要买,怎么办?先看尹建莉老师讲的一个故事:“有一对年青天妻(丈夫管钱),相伴出行去参加一个宴会,半路夫妻俩进服装店逛,妻子看上了一件漂亮外套要买,但丈夫抱住妻子说,宝贝儿,家里在不久前刚买了一件与这相似的外套,咱们今天就不买了,宝贝听活,乖。大家说这时妻子心理满足吗?高兴吗?肯定是不。"对孩子买玩具也一样,要给买,要满足孩子。但注意方法,和孩子要一起制定一个多长时间买一次玩具,一个月还是半个月或是一礼拜了,要么让孩子说出这个玩具与家里玩具的着异等等。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心里的物质需求,又培养了孩子的规则性。
但一定也有特殊的孩子,啥也不讲就是要买。这时就要用李玫瑾老师的方法了,家长不生气,和平静气的把孩子抱回家,放到卧室,关上门一对一(一人一孩子),不打孩子,不骂孩子,不训斥孩子,不忽视孩子,不心疼孩子,不心软。这样看着孩子哭,孩子看你,你没看他。当孩子哭累了,没气力了,你用湿毛巾给孩子擦擦脸,然后和孩子讲以后有事儿要好好说,不能哭,立了的规矩一定要遵守。慢慢的孩子就会好起来。
国际和我国心理界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贪官都是原生家里贫穷,小的时候没有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导致的贪得无厌。
所以我们家长要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对下代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培养出独立自尊完整体系人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