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学而论道——论语时光随赏

感悟《论语》(2.10)//(二十六)知人识人的方法

2018-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生琅琅1
《论语》

【为政第二】(2.10)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庾哉?”

【译文】

孔子说:“了解一个人,考察他的所作所为,观察他用什么方式方法去达到一定的目的,查看他以什么为安,那么这个人怎么能够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么能够隐藏得了呢?”

【感悟】

一、视其所以

要了解一个人,要仔细观察他的所作所为,他的语言,他的动作,她的神情,乃至于他的穿着打扮,通过观察这些外部形象,对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甚至审美情趣,经济能力,都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了解,可以对他的物质世界有一个把握。

第二、观其所由

观察到他的作为以后,要由表及里,由一个人的物质世界,去思考他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这样就知道他为什么这样穿着打扮,为什么举手投足是这样的状态,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自己。当然更要的是考察他的物质世界的一切,是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得到的?而他得到的方法途径,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力学识,人际交往,乃至于他是否德才兼备。

三、察其所安

一个人以什么为安?什么可以使他心安理得。察其所安,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世界,为了心安理得,他是如何处理物质世界中的现实生活问题的,通过这些观察和分析,可以知道他的人品高下,道德修养,善恶正邪,从而很好的认识他,达到知人的境界。

以上是知人识人的方法,了解一个人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去观察分析这样的识人方法,为我们了解周围的人,交友,乃至任用人才,都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生活现实中的知人识人是一个良方。

【小故事】     

                      曾国藩识人

清朝的曾国藩,具有异乎寻常的识人术,尤擅长于通过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的对方的品质,性格,情绪,经历,并对其善用。

某天,有三位新来的幕僚拜见曾国藩,见面寒暄之后退出大帐。有人问曾国藩对此三人的看法。 曾国藩说:“第一人,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 乃一小心谨慎之人,是适于做文书工作的。第二人,能言善辩,目光 灵动,但说话时左顾右盼,神色不端,乃属机巧狡诈之辈,不可重用 。惟有这第三人,气宇轩昂,声若洪钟,目光凛然,有不可侵犯之气 ,乃一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将的风度,其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只 是性格过于刚直,有偏激暴躁的倾向,如不注意,可能会在战场上遭到不测的命运。”

这第三者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罗泽南。

《论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