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活家读书

极简主义:教你学会“舍”与“得”

2017-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龙字
一本为你打开全新生活方式的小书

当各色款式的衣物堆满衣柜时,你是否觉得穿哪一件都不能让你气质出众?

当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摆满梳妆台时,你是否觉得涂哪一瓶都不能让你容光焕发?

当各类厨具充斥着厨房的灶台时,你是否觉得用哪一样都难以显示出你高超的厨艺?

甚至,你每天需要不断地选择、整理、清洁这些物品,这期间浪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所带给你的焦虑远远大于这些物品带给你的快乐。

最近笔者正在读的一本书便是主张处理掉生活中这些“冗余品”,鼓励人们从物质积累的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追求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这本书叫《极简》,作者是乔舒亚·贝克尔,一位“极简主义者”,现代极简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这是一本教会读者“舍”与“得”的书。笔者将其中的主要精华内容归纳整理,并加入自己的学习感受,希望本文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从中获益。

佛家说,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

                                    ①

孟子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在“极简主义”的生活中,我们应该“舍”的是什么呢?

001过度的物质。

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商场货架上总是摆着各类“新款”、“爆款”,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足不出户也可以轻松购物。

每年的各类“年中大足”“双十一狂欢”让我们早早地握着钱包和信用卡蠢蠢欲动,深信买了就是赚了!结果呢?

过季了都没来得及穿的“新款”堆在衣柜里,过期了都没来得及用的面膜摆满梳妆台上......

显然,这些过度消费的物品都是平常用不到的,我们应该做得就是“Let it go!”

002无尽的欲望。

这是过度消费和过度囤积的根源,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的生活才会被物质所束缚。

人们常常认为穿着一身名牌服饰可以吸引同学羡慕的目光,拥有一部iphone7可以让更多的朋友喜欢自己,佩戴奢侈品可以向他人证明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收入。

我们总是想通过对物质的不断占有来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但事实往往恰恰相反,这令我们对拥有更多物质产生难以抑制的欲望,陷入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循环中,我们忘记了求学是为了获得知识,忘记了工作是为了实现价值,忘记了交友是为了分享真诚和快乐。

这些让我们忘记初心的欲望正是我们应该舍弃的。

003无效的繁忙。

这仿佛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我们没有时间阅读,没有时间健身,没有时间贪恋爱,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成长。

每当听到王铮亮的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时,我们会热泪盈眶,内心酸楚。顶着房贷车贷的压力,带着焦虑不安的情绪,我们过着自以为充实勤奋的生活。

事实上,无效的应酬,盲目的计划,繁多的任务让我们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追寻的梦想。

所以,让我们和无效的繁忙说:“NO!”

有舍有得,不舍不得

                                     ②

有“舍”才有“得”,在舍弃那些过度的、多余的、无效的东西时,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极简生活的大门就此打开。

001财务红利与时间红利。

当然,也可以幽默地理解为“有钱又有闲”。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能花钱的人才能赚钱”,但笔者并不能完全认同。开源和节流是积累财富的两种方式,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如何赚钱,而忽视了省钱。

有研究表明,节流与开源对于积累财富有着同样的作用。所以,当我们停止购买不必要的物品时,银行账户上会有更多的钱。同样,当我们从无用的“杂物”“杂事”中获得自由时,精力和时间多了起来。

002充实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

当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目光投向那些需要关爱的家人、朋友和陌生人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看到你时会开心地又蹦又跳,朋友遇到困难时会第一时间想到你,陌生人会因为接受你的慷慨救助而渡过难关,一切变得和谐而美好。

我们在极简生活中发现,被他人需要是多么幸福而有意义的事。从这些事中,我们获得了久违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003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

极简主义的精髓在于让人们认识到,比起购买和积累物质财富,生活中有更值得我们追求的事情。

去除掉多余物质的过程,也正是我们发现生活中最重要目标的过程。

或者,你想定期做义工,让更多的人得到救助;或者,你想到边远山区支教,让更多的孩子知道知识的力量;或者,你想与父母一起生活,让他们能子孙环绕,安享晚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舍得终有道

                                    ③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极简主义无疑是一朵清新而又充满活力的小花。

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从过度的物质生活中挣脱出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幸福。下面,笔者就把书中讲到的具体方法罗列如下,供读者参考。

001确定目标。

重新审视你的生活目标,即找到你追求的最重要的事情,并把它写下来,时时提醒自己。

有了目标清单,我们就有了清理物品的范围。“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在80%的时间里,人们往往只用到20%的物品。

那么,无需等待,请将那些重复的、几乎用不到的、与生活目标无关的物品分类打包。

002试验法。

在打包处理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对于有些物品的去留难以抉择,像书籍、纪念品等看似重要的一类物品。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给自己定下一个期限,比如29天,在这段期限内,把这些物品保存起来,看自己是否能脱离这些物品生活。

到时候,我们自然知道它们该去还是该留。

003拥有一个慷慨的心。

你不要的,也许正是别人渴求的。所以,我们一直让那些别人急需的物品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里落满灰尘的意义是什么呢?

将打包好的物品送到慈善机构是比把它们直接卖掉更好的选择。在那里,你的那些物品将继续发挥作用,给其他人带来效用和价值。

可见,慷慨造就幸福。

004习惯。

当你开启极简生活之旅时,为了不让你刚刚清理过的地方再次被填满,请将这种生活方式培养成习惯并且保持下去。

比如,每天清理自己的房间,自觉限制自己的购物数量,或者常怀一个感恩之心去抵制物欲和贪欲。

《 极简》是一本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书。

这本书为读者们打开了简约、快乐生活的大门。这也是我写这篇推荐文章的原因。

愿你能懂得“舍”与“得”,学会“舍”与“得”,做好“舍”与“得”。

 (完)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