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三年录56
□丘豸
班级少了,班主任自然也少了。一些人的离去,见证了新星的兴衰。
韦艳还是那个韦艳,如果你从她的谈吐中,根本一点也感受不出什么。如果你从她的穿着和气质上,也看不出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在这种状态下,她依然卓尔不群,那样谈笑风生,从内心来讲,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我有点不敢想象,一个女人的心胸怎么会那么宽广,宽广得连我一个男人都自觉弗如。
关秋萍也还在新星。按说,以她的能力再找一份老师的工作,绝对不是问题。即便她已不算年轻,但是她的个人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只要她讲上一节课,绝对会打动很多领导门的心扉。
也许,她还顾念和韦艳那些难忘的过往,不忍心在这样一声不响地悄然离去。所以工作还是那样工作,教学还是那样教学,班级管理也还是那样井井有条,让看到的人无法挑剔出半点瑕疵。这一点也真是难得,对韦艳来说也是做到了极致。也许,这正是她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一个好人的良知体现吧。
女王也还在这里,她来的时候,新星的风华已经黯然失色,只能说她有些时运不济。但是人来了,并没有懊恼后悔,也算做到了既来之则安之吧!二十多学生的小班,也是管理的井井有条,学额保持得就算很不错了。
老刘依然负责寝室的管理,不能不说老刘是个好人,在这样一个状况下,还是那么尽心尽力的工作,也是难得的好人。
自打新星搬到二高后,新星的食堂就撤掉了。学生的一日三餐都在二高食堂,每月按学生数上交伙食费就可以了。这倒省去了很多麻烦,可是这一块的利润也就不存在了,对韦艳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来源。
当然,老刘的爱人也就因此下岗了,由于以前自己家开过饭店,对饭店的一些业务不说是样样精通,也能拿得起放得下。所以不久就在市内一家饭店找了个帮厨的工作,比韦艳开出的工资还高出小一千,而且月月开资,可以说因祸得福,莫不是一件好事。
住校的男老师只有我和老刘了。后来又来一个教体育的小伙,并没有太多的交集,据说是毕业于北京的一家院校,真假未知。
还有几个新星的老人了,只是以前我并没有介绍过他们,也就不让他们露脸了。
由于住校的老师只有我们几个,早餐时我和老刘负责带学生去食堂就餐。吃完饭再带回来,中午和晚上有班主任我就不管了。
韦艳还是那么的忙碌,有时一天天见不到影子。时常会有一些人来校找她。江校长接待了,但是事还是办不了。这其中有一些是来要账的,真金白银的事别人是做不了主的。
不知几何时,不见了韦艳弟媳的影子,韦龙倒是还在学校开车。家里的事外人是无法知道的,但归根到底还不是离不开钱的事。有钱的家谁都会当,没钱了神仙也玩不转。有钱了亲戚都是亲戚,没钱了亲戚也就少了往来。现实不就是这样?
说起来,韦小波也不争气,眼瞅着二十多岁的人了,成天守了个小卖店,啥也指望不上。学生数的减少,货也卖不了几个钱,根本不够他自己消费的,还得伸手跟韦艳要钱。
有时候韦艳也烦了,大发一顿脾气,韦小波早已跑得没了影,也不知谁能听得到。
那情景,我一个旁观者看了都感到头疼,韦艳呢?心中的苦有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