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小时候,没听过三只小猪、白雪公主,也没听过米老鼠。我听的都是寓言故事。二十多年后,我吃饭闲聊时,这些寓言常常像烧心反酸一样,不经意间让我喉咙冒火,热血沸腾。
正在读这篇文的你,肯定也听过一些寓言。故事里总有这样的兄弟,一勤一懒、或一胖一瘦。后来我知道了,这叫非此即彼。如果有兄弟三人,就叫辩证法。我隐隐同情这些兄弟,仅仅因为逻辑需要,他们就先后来到这个世界,扑汤蹈火,在所不辞。可能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些寓言中的聪明人,我却常常怀念那些砍柴、求剑、摸象的“傻子们”。就像“磨刀不误砍柴工”,它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中,这个寓言后来对我很有用处。
六岁那年,我上小学。我们用铅笔写作业。我同桌从来都是把铅笔削的尖尖的,整整齐齐码在铅笔盒里。她的好运从翻开作业本那一刻,就结束了。写作业时,不是一扎一个窟窿,就是一写就断,再削再断……。三年级考完试,她留级了,她站在操场边上哭。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我知道了,她把柴刀磨得太锋利了,反而忘了要去砍柴。
我读初中时,每天放学,我就赶紧写完作业。然后,拿出随教材配发了《中学生学习方法》,研读一个小时,直到父母催我睡觉,我把书角折一个狗耳收起来。我记得,某一章这么开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然后讲述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如何列计划、如何定目标。我非常得意,天天在本子上列计划,我也记得我的成绩,照例不见起色。我后悔,十几岁的我,为了磨刀浪费了太多时间。
高中语文教材上,有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逐节讲解之后,大个子语文老师说,这首诗写于海子卧轨自杀前两个月。“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孤独,也注定了诗人永远无法融入尘世的幸福生活。看似美好的憧憬,都被“从明天起”挡住了。我纳闷,世上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呢?他孤独持久地面对磨刀石,又把磨好的柴刀递给别人,把自己隔绝在尘世的收获之外。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前,我又开始“研究”单词记忆术。如何拆词缀,如何单独背诵前后缀,结果试卷交上去,我连查分的勇气都没有了。直到今天,过去了十年,我仍旧不知道成绩。这是少数几件我压根不想知道的事。我想,我过于沉湎磨刀的技术,只能眼看“笨拙”的人在汗流浃背中分享成绩单。
后来,我毕业走上社会,我遇到了很多人,他们都在日复一日地磨刀,连停下来和我闲聊的空闲都没有。他们为准备砍柴浪费了太多时间。他们的柴刀不是用坏的,全都是磨坏的。
当我听说有人,天天喊着准备辞职创业,喊到了退休,喊到了一身病。我说,你要磨刀到什么时候,一直磨到天黑看不清路吗。再后来,我一听到年轻人说厚积薄发,我就后背发凉,我断定他八成是发不了了。
当我听到有人说趁着现在多赚钱,等钱赚够了,再做想做的事、过想过的生活,谁知道钱没赚够,他却从医院的大门进进出出。我说,你总想着磨好了刀再去砍柴,等你想去砍柴时,胳膊已经疼得抬不起来了。
当我看到有人一本接一本地读写作教程,又一篇接一篇地讲授写作方法。我说,他多么遗憾啊,可能这辈子他再也不会写作了。翻教程、学方法,却不知最好的训练,就在你的写作过程中。
这世上的柴刀,从来都不够锋利。就像眼下的技术条件,从来都不够成熟。你觉得乔布斯会因为ios系统不完美,就停止研发iphone1?贝索斯因为eink技术不成熟,就不研发kindle?马斯克会因为电池技术没有突破,就不生产特斯拉?磨刀不误砍柴,但沉湎于无休止地磨刀,就是拖延症。你要远离那溺爱工具的人,你也不要到收藏工具的人家中去,他们是性格软弱、拖延的人。你在干什么呀?你在收藏柴刀吗。你见过守着磨刀石就能砍柴的人吗,你见过坐在岸上就能学会游泳的人吗,你见过用PPT就能造车的人吗?柴刀到底如何,需要你在流汗砍柴中,慢慢把握那个度。凭一腔热血,提斧冲出去,砍向冰封的大海,也许生活的困顿就会慢慢迎刃而解。此刻磨刀,你将终生磨刀,再也砍不到柴。我怀疑,一旦砍柴找不到存在感,人类就会在磨刀石上寻找存在感。我甚至怀疑,柴刀磨多了,柴就会从你眼前消失了,只剩下无休止的重复劳作。
此刻对着键盘,我想起了多年前那个听故事的孩子。我也怀念那个不言不语的“傻子”,他似乎没有当初看上去的那么愚蠢。年华老去,比起“刀下锋利的光芒”,我更满意那些用旧、用坏的物件。你用得越狠,证明你越是结结实实地生活。
好了,我该起身砍柴去了。愚蠢了半生的人,一定要警惕说话、写字或交易时突然而来的聪明。自作聪明的傻子,看上去最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