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上)
=坐标=
时间:2018年5月5日
地点:佛山市三水区冈头村
人员:【领队】关生、【监督员】民叔、【监督员】梁星
行程:冈头村部分(勋爵府-九亩墩-海天门-思德亭-见美门-旧冈头小学-永坚祖祠-道基祖祠-纯斋书室-南岗祖祠-更府亭-海天通衢-堤围碑亭。
=概述=
历史建筑监督员各自有专属监管区域,但也会走访别人的区域。今日受监督员民叔邀请,在民间文保爱好者关生的带领下,一起到三水区跨区”作案“。这两个人都是”古墓派“,关注的重点都在名人墓葬和碑文上。这是我头一次的”寻龙“经历,增长了不少见闻。
=事前准备=
因成行仓促,仅有2小时准备。仅了解目的地是梁士诒的勋爵府。
行囊只带了水和面包、单反,服装上有牛仔裤加皮靴、帽子、臂套、手套,这次没忘记带监督员工作证。
=出发=
第一段路是与民叔同乘公交从禅城区到南庄,车程将近一小时。
第二段路是由关生驾车从南庄到三水区白坭,跟着导航仅用了40分钟。
=入村=
导航精准地将我们导进了冈头村,车直接停在目标地勋爵府围墙边。
梁士诒(1869~1933)字翼夫,号燕孙,汉族,广东三水人。祖籍为如今的佛山市三水白坭镇岗头村。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梁士诒曾参与袁世凯胁迫清皇室退位的活动,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总理、财政部次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等职务。为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旧交通系首领,是清末和民国初年非常活跃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
据了解,眼前这座勋爵府建于1913年,距今已超过百年历史。由于梁士诒一直在外飘泊,这壕宅建好以后没住过几天。这宅园原本带有一个大花园,后因修公路而被征用,现在的花园仅剩一个天井的大小。从路两旁的树木可以看出当年园林的规模,但和梁园比还是差得很远。
市文保单位:海天书屋看了一眼文保级别:市级--比想象中要低。
这宅子建于主人政治地位巅峰时期,但位置从风水角度看只是一般,估计是多年来周围的建设破了它的风水局。
但是这宅子的建筑用材也一般,手工只能说马马虎虎,一些墙面已出现塌陷和松散开裂。
宅子坐西向东?以家庙为中轴线,分为南北两院。北院是主人起居厅堂,南院是女眷住宅。
大门气象这是现在的大门,横楣题着填朱的”海天书屋“四字,对联是新贴上的,上书”玉堂金马 砺山带河“。这八个字颇有内涵,上联说的是主人曾任政府高官曾出入翰林院,下联说是的他的人生经历动荡。
门楣上方的灰批绘画也有典故,上面画的是唐代名相宋璟,此人创作出“端午”这个词,据说曾在广东当官。梁士诒和宋璟地位相当,经历也相似,确实合适。只是不知是当年主人自比,还是后人修复宅子时选题精心独到?
一眼看去只觉门口用的材质很劣质,没采用丝缝砖做面墙,没有最常见的封檐板,台阶上竟然无抱鼓石。
听说但凡同一个宗族的祠堂大门朝向应在同一条经线上,但此宅大门朝向和本地其它祠堂方向不同。而且门口正对河,属于不好的风水,估计这不是原来的正门。
进门后可见另一番气象,确实和我过去看的明清建筑不一样。开阔的天井地面用大条石铺设,前行十步右手侧便是家祠,祠门前两头石狮子非常醒目。
关生很注意建筑的石作,马上就发现祠堂前两支石柱的柱础手工很花心思。受他的影响我也对石作稍加留意。
有人说这对“石狮”传神。
这俩卖萌的货传“神”?
估计雕刻的师傅没见过真狮子,但见过狮子狗,于是造出了这卖萌的形象。梁士诒当年在北京当官,肯定见过故宫门前那对石狮,见到这俩货不知会怎么想。
家庙和祠堂有什么不同我不太了解。
光禄大夫指的应是梁士诒的父亲梁知鉴,据说老太爷在此住过还摆过大寿。光禄大夫在清朝是一品大员,是文官之中的最高品级。在穷乡僻壤的冈头村为能出顶级大官?也许能从祠堂找到蛛丝马迹吧。
正面看此家庙形制和普通的三间两进祠堂没有区别。
人字山墙,硬山顶,前进脊上平平,后进博古脊。
面墙讲究,整面都是水磨丝缝砖工字铺,看起来气派又坚固。
门前石作方面,柱础、石柱手工讲究,虾弓梁、雀替、石狮都是标准件,雕工着实不错。只是塾台上无雕刻,门枕石也稍普通了些。
木作保存较好,封檐板仍在,檐枋梁架完整。
两侧山墙上的灰雕已遭毁坏。
由于花园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只能从残存的一些痕迹去联想当年的景象。这个小桥流水颇有中西合璧的感觉,现在看起来像藏着个古墓。过去桥旁有个八角亭,正对着月洞门,门内是假山小园,遥想当年此景的布局应是立体和雅致的。
小桥流水俯拍一张,水池一侧有石梯可抬级而下,从吃水线看当年水深至少有2米5。这个池子通往内院,应该是引财归宅的风水格局。这座宅子背靠基围,一侧是水塘,广东人素以水为财,选这块地建宅第应该是取其地势低易积水(财)的特点。这也很符合梁士诒善于理财的特点--梁士诒外号“梁财神”。
月洞门月洞门从其名称可以推知其式样,如同一轮明月,它是正圆形的。在我国大型住宅中分为跨院、东院或西院,在这种部位常常选用月洞门。--百度说的。
月洞门在院子中的出现率极高,佛山梁园、清晖园可以留意一下。它是中国人追求团圆、生活圆满的精神体现,在庭园中是既层次感也起强调作用,增加视觉享受。
可惜门上的灰雕对联和横批都已被完全铲去,那怕剩的多一点,我都能找到它的典故,分析主人的精神生活。
地基明显是一个八角形,说明当年这里是一个常见的凉亭。
那堆红砖明显是近代砌的产物,不知是什么作用。
远处草地上的石桌和石凳应是从亭里搬过去的。三张石凳,推测是主人期望和父亲、弟弟三人同坐在亭中,观赏鱼池和一同读书。
不知他的愿望有否实现过?
这四个字应该是梁士诒手书。
刻字于石,镶嵌入墙,估计是希望子孙后代看到。梁家自宋代起以读书求学做官显达门庭著称,今已是佛山第一大姓,先人奋发读书功不可没。
名字霸气,其实这只是个小房间,放不了很多书。
设计宅子时估计是想修个书室藏书,方便主人和子弟取书到凉亭阅读。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至少设计者不够重视这项工程。
我甚至怀疑这房间可能没有真正藏过书。
说到底现代人重视学习的意识真的远超古人。
梁府的院墙和本地别的宅子大大不同。
它的上半部分是用瓦片砌成金钱状的通花,看起来漂亮还好通风,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只是坚固度就不如人意了,图中的一角明显就是有人翻墙进来时压塌的。
广东人的海天情结。
当你宾临大海,面对海阔天空,胸襟也变得更广阔。
木雕是勋爵府仅存的艺术精华所在。毕竟它在高处,而且梁架构件的位置尴尬,破坏者也不敢把它打坏。
梁头的精美木雕确是少见,保存如此完好实在令人感动。这个作品应该是福寿类题材,一个老人两个童子的组合也符合主人的家庭情况。
这一对构件的木质明显不简单,人物雕刻细致,整体造型美观。题材应该是孝慈,一个长者一个童子相对交谈。
构件用朱红漆打底,上面漆金粉和孔雀绿,感觉这件东西的价值不斐。
呃,我说这是寿桃,你信不信?
金漆百年仍然如新,猜测是用了天然矿物颜料,估计是剧毒物。
我X!发现一个宝箱!RPG之魂在驱使我打开它。
里面当然是空的。
这房间颇大,堆满了杂物,都是百年历史的老物件。不过也只有一个衣柜和这个箱子有点大户人家的气象,其他的家具都很普通。
这个房间原来有一个门通往宅外,另一端侧通往厨房,从形制来看可能是下人的门房、出入通道、马厩之类的用途。
过去我在很多老屋的玄关都能见到门官位,上面一般都有用门字包着“畐、录、寿”三字的变形字。在这里见到的应该是俗称“挂落”的分隔装饰,木板上是变形后的福禄二字,由此可见这个部分是玄关的可能性很大。
挂落上的通花栅格也有特点,整体是铁铸而成,有个圆形的图案中间似是一个“丁”字。这个符号那怕在全新时,我也无法判断它是什么。
不懂觉厉的地方一看就知道是厨房,但从整体格局来看觉得这个位置做厨房总有点怪怪的。你看墙上那两个窗户,这个空间当年应该是两层的。在古代来说,两层的空间不会用作厨房吧?
据说当年这里被军队驻过军,那么这里可能是后来改造成厨房的吧。
这树不知长了多久,但是十年后很可能将这个房间毁灭的就是它。
入侵的动物这臭猫竟然和我对恃,好像在宣示它先来的。
主院二楼从石质楼梯走上二楼,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房间,不知是什么作用。这种大宅子和平常的三间两廊民宅有很大的不同,各空间的功能都需要有真正懂行的人介绍才行。
西式的设计这个房间为了采光,采用了西式的设计,做了木质的天花吊顶,特别在山墙边用水泥板做了一个平台,和天花之间留出几十厘米空间装玻璃。
请留意地面,楼梯区域都是倒水泥然后磨平的,房间里铺的是木地板。
当看到这个大厅时,便明白这个区域是主人日常生活和社交的地方。整个区块的木质构件保存完好,只要稍加修复便可选用,难怪这里堆放了这么多的床,当年日本人和治安队一定是把这里当宿舍了。
留意一下地面,都是水泥地,上面铺了陶质砖。
远处的梅瓶透窗是不是很显眼?远远看去真的像是一件绝美的瓷器。
近看的装饰效果没那么好。
二楼回形走廊围着中间的院子,一条回廊连接中央主室,估计走过去就是当年主人的起居室了。
宽阔的走廊外墙的彩釉窗花、内墙栏河中的彩釉圆筒,用的都是蓝色,处处显示着这是官宦人家宅第。
后进的封檐板看到虾弓梁,便知这又走到家庙的旁边了,这一大块的封檐板保存得真好啊。上面雕刻的都是植物和动物图案,也不知是不是有故事。
地砖再看二楼走廊的地砖。
这是东南亚产的水泥小花砖,瓷化度不高,上面的手工印花现在看来很粗糙。我看过同一时期的洋楼用的小花砖,比这个要漂亮得多,但是经历百年磨得几乎看不见花纹了。
再看室内铺的小花砖,还真是磨蚀得很厉害。
这个砖就不简单了,用的要么是堆釉工艺,要么是下陷釉料,无论是那一个都是价值不斐的。这两种工艺在现在是非常普遍的,但在上世纪20年代出现则不敢想象。我看着这小花砖呆了很久,很想说这是上世纪90年代修复时的材料,但当时流行的规格更大一些。
其实至今我仍不敢判断这是什么时候的砖,这砖施釉的厚度在当时来说是正常的吗?铺工这么好,真不是现代人的手工?
南院保存得比较完好,应该是经过修复。
北院和南院之间就隔着家庙,门口是一个八角门,上面有灰批勾着“南院”二字。
看到这部分的砖木混合形式后,我就明白北院那边的房间原来的样子该是怎样了。
左手边的地下室里面堆放着私伙局的物件,村中的老人可能常来这里唱曲。
是的,门楣上面的灰雕是新修复的,颜色很亮丽,一定程度回复了当年的样子。
看着屋檐下的天花,我又陷入了沉思。
这是南方啊!木的材质怎么能保存得这么好?
看上去也就是十来二十年的旧化吧!
再看那木质面墙,那木质镶嵌玻璃窗,那木质的通花窗格!
不可能全部都是新的吧?
华丽!现代装修的效果也不过如此。
看看那镏空的木线条,你说这房间装了中央空调我都会信!
那中间的彩绘中有个铁勾,这是要挂什么?
吊灯还是风扇啊?
前一个房间应该是主人女儿的房间,那走廊尽头的房间应该是主人侧室的房间。从梁士诒墓碑上看,他有一个正妻,四个侧室,只是不知有几个女儿。
哦,地砖!红色主色的水泥砖,和红木为主饰材的走廊配得很搭。
不得不说这铺工真的好,当年的工人真是有匠心啊。
留意一下屋檐下的封檐板,相当的完整的一件艺术品啊!上了漆后会非常漂亮。
博古脊整座勋爵府也就是家庙和小姐阁的脊上有博古, 上面绘的是梅花和常见的草尾。
侧脊这是家庙的侧脊,有博古灰雕,但保存得不完整。还好有一块还没烂,以后师傅修复时可以对照着它来复制。
传统建筑的瓦脊可以欣赏的地方很多,比如山墙造型、脊造型、灰雕、筒瓦、瓦当、滴水等。有经验的人会发现这个勋爵府里一件滴水都没有,这是相当的奇怪的。难道是嫌“滴水”不好听,怕会漏财吗?
再看用的瓦当上面是熟悉的“金玉寿”纹样,是在佛山随处可见的东西。看来在细节的地方,这宅子是能省钱就省钱啊。
从这一个角度看,这座建筑确实开始残破,经历百年难免有变形的地方。还好它用的木没有偷工减料,否则我们今天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个漏顶的勋爵府了。
小姐阁视野良好从小姐阁二层望出去廓然开朗,一汪碧水令人心旷神怡。
故老相传,宅子被一条河正冲,是明显的冲煞,照计正常情况下不会不知道吧?或者这不是河其实是一个塘,故意挖出这个形状,也是风水局的一部分?有什么煞都拿小姐阁挡去了,该说这是一个妙局吧。
从结果来看,宅子的主人确实一生多灾,最终客死异乡,他的子孙后代至今仍飘泊在外。
梁士诒一生跌宕起伏,堪称一代传奇,难得的是他除了回乡建起这座宅子外还捐资助学。村里的冈头小学据说是他带头捐建,至今冈头小学已历百年,可以想象有多少本地人受了他的恩惠。也许这也就是本地人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也不忍破坏梁士诒的家和墓地的原因。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梁士诒都占全了。
战略要冲勋爵府的地理位置确实是好,扼守着入村的道路,难怪日本军和保安团都选择驻扎在此。
历史建筑能好好保存下来的,往往都有历史原因,比如说这里驻守着一个连的军队,谁敢来犯?后来又成为治安队的治所,谁敢在枪口下打砸?
老建筑和它的主人的命运相连,承载着历史和传奇。然而经历百年岁月,它自己的命运也在验证着缔造者所信奉的规则。
在离开前,我走进梁氏家庙,在梁士诒先生画像前焚香一束,以表尊敬。毕竟清明刚过不久,二十代前还是一家人,理应拜拜。
=下集预告=
扫墓拓碑,琼冈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