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翻看以前的日记,不经意间翻出了在简书里日更的那些时光,挑几段记下来,自娱自乐一下吧。
20211118
这几天,天气开始转凉,虽然还是晴朗的天,清晨里寒冷的小风吹得冷嗖嗖的。公园里铺了一层树叶被,看上去松软又暖和,颜色黄色的、绿色的、红色的,煞是好看,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因为这,秋,不是萧瑟的,是温暖而清朗的。一阵风起,从树上吹落了几片叶子随风飘落,又让这秋天多了一些浪漫气息。
现在的我和日更天天有个约会。
白天起来就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地为这次约会做准备,绞尽脑汁、冥思苦想、酝酿构思,翻看以前的日记寻找灵感,生怕误了时间。
到晚上下了班,夜深人静时,再细细读一遍白天的草稿,重新以审视的眼光看句子是否通顺,逻辑是否清晰,内容是否有水文之嫌疑,消除这些疑问才敢点击那四个字“公开发表”,这不是像极了情侣约会?
在镜子前面左照右照,精心挑选一身喜欢的衣服,检视自己的表情,甚至头发都恨不得一根一根摆整齐,名符其实的“一丝不苟”。这样难免会拖到11:58才去赴约。岂不知提示“系统繁忙,请稍后再试。”
拜托,最后两分钟了,你让我稍后再试?可系统无视我的质问,很快宣布我日更失败。就好像你把精心打扮,对方等不及转身离去,而你在她走后的两分钟姗姗来迟,与心爱的女子失之交臂。
20230112
如果说什么动物可以让萧瑟的冬天变得有生气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喜鹊了。
走进公园,会发现好多只喜鹊在灰秃秃的草地上觅食,活泼泼地飞起又落下。这喜鹊是灰色的,只有头部是黑的,身上是灰白色包括圆喜喜的肚子,翅膀和长长翘起的尾巴则是蓝色,准确的说是霾蓝,像一个灰蓝色调的身体上安了一个小黑球。
它们会很大声地叫,有时叫声短促钝感,缺乏一种黄莺的婉转鸣啼;有时叫声古怪,长且带有声带震动的颤音。它们总是快快乐乐、兴致勃勃、精神饱满地在草地上踱来踱去,甚至还会大胆地慢慢踱步从容地走过人行道。
快过年了,老妈想吃毛丸子了,这是父亲生前每年过年都要做的一道美食,带着老家的味道,也是过年家宴的必备。今年老爸离开了,我带着回忆,学着老爸的样子炸了一盆毛丸子,又想在去年这个时候老爸还站在这里指导我怎样炸得好吃……
晚上八点才想起来还没有今天的日更,便开始搜索苏轼和她的二任妻子王闰之的资料,到晚上十点还没有写出这篇800字的文章。当写文成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时,却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20220407
望着窗外,对面的凉房顶上有几棵树,它们长在凉房里,枝繁叶茂,乍一看以为它们是在凉房顶上长起来的。
这几棵树在两栋楼之间,很少见到阳光,依然树叶浓密翠绿,吸引了许多鸟在里面啁啾,还有流浪猫在它的树荫下搭窝歇息。这一排凉房和这几棵树无疑给猫们提供了广阔的撒欢平台,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通风口进入哪家凉房,再从年久失修的一个洞口出来,沿着树爬到房顶上来。
昨晚下了一夜小雨,早晨雨停了,转晴出了太阳。耳边昼是那清脆的鸟鸣,奇怪,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鸟,平时没听见,它们也是看到晴天高兴了么?那叫声里分明含着欢快,喜悦和雀跃。
这几天听了写作课,受益匪浅。才知道以前写的只是记录生活,但不知不觉间锻炼了文笔和表达能力。现在才有意识地写,以故事思维,写能让别人爱看的,能够影响别人的文,这是写作的意义。
这几天更文数字在1500以上,最多达2500字,还不算在笔记本上的日记。感觉不一样,一天和一天一样,这样说好像有点夸张,但是在写故事上我像以前那么发怵了,写好写坏,起码可以写出来了。
故事以前对我是个坎。我可以随心所欲写感想,但是让我写个完整的故事,不行。
现在,我写了几篇身边的人,慢慢地可以循迹写出故事了。
20230613
六月,还没到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五点多醒来天已大亮,但整小区仍在静谧中沉睡,只听见早起的鸟一声接一声地叫着,一缕晨光照到了对面的楼房上,打下了斜斜的一道光柱。窗前小院的那株果树,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摆着。
最近读了一篇简友的文章,他已经在网上签约三四篇文章,原因之一就是修改。他会经常把写过的文章反复修改,这也是我最欠缺的一点,写过的文章很少再回头去看,更别说修改了。
写作不是凭一时的热情,而是要踏实地写,认真地改。看来日更的同时还要学会回过头去回望过去。
写作是件很孤独的事情,是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但是日更让我知道,不是我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在写文这条路上有许多和我一样默默前行的人,他们也在夜深人静时笔耕不辍;他们也在工作之余不去打麻将不去看电视,而是选择坐在桌前写出自己的故事;他们也在用心中的热情写出对文字的热爱;他们也在和我一样用笔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写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用有温度的文字触动着别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