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散文

儿时记忆:自家做的糍粑

2019-01-29  本文已影响145人  追寻内心的梦想

      "小孩子就盼着过年",这是个通俗的话,但我们小时候确实很盼望过年。杀年猪、干鱼塘、吃腊鱼腊肉、放鞭炮、走亲戚、小伙伴们一起玩,家长基本也不管我们,有时候还能几个小伙伴打一晚上的牌,甭提有多美了。

      每年回家过年,晚上打完牌吃夜宵是必须的,最简单的不过于甜酒+鸡蛋+糍粑或者甜酒+鸡蛋+干坨子,有时候堂屋里烧着火,上面架一口锅,烧点水就行了,等水开了,直接放甜酒一碗,捣碎的鸡蛋3、5个、糍粑7、8块,煮一会就好了。

      小时候每年家里都酿甜酒、做糍粑,每到进入农历12月份,我们就会问母亲什么时候酿甜酒、做糍粑,因为那时候可以吃煮熟的糯米,也代表着年底将至,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母亲一般选择在周六日的时候酿甜酒,因为那时候我们在家,能够帮上手,全家一起酿甜酒、做糍粑也是我们家的传统了。

        如果哪天你看见家里突然借来了一个蒸米饭的蒸锅,那就意味着家里准备要酿甜酒和做糍粑了,酿甜酒和做糍粑是一起进行的,因为都是要蒸一锅糯米饭。一般头天晚上母亲会把需要蒸的糯米淘洗干净,用几个水桶装好,并泡上井水。第二天一大早,母亲早早叫我们哥两起床吃饭,吃完饭就开始洗锅,父亲会去养猪的屋里拿来好多的木头、果树的枝条、竹片等烧火用的材料。母亲把平时吃饭的大铁锅洗干净后,我的工作就来了,每年我都是御用的烧火师傅(成绩太差、只好干活了)。我把稻草放在灶台下面,上面架上树枝、竹片和比较长的木头,用火柴把稻草烧着,让后干树枝就直接点燃了,竹片子也很快烧着了,这两都是引火之物,大约过了3、4分钟,木头边也开始红了起来,灶台了一片通红。有时候天气不好,加上树枝、木头不干的时候,就比较费劲了,往往要在灶台里多塞几次稻草,把树枝烤干,让木头烧起来。

      在我烧火的过程中,母亲会在锅里放上三分之一高度的水,然后把洗干净的蒸锅放在大铁锅上面,锅里的水要淹没蒸锅跟铁锅接触的边缘。母亲把昨天泡好的糯米再清洗一遍,用大瓜瓢一瓢一瓢的舀进蒸锅里,基本上每次都是满满的一蒸锅,上面还要堆出来不少,等蒸锅里装满糯米后,母亲用洗好的长长的竹竿在蒸锅里从上往下捅几下,然后上面盖上干净的毛巾3、4个,把蒸锅里的糯米都盖上。这时候锅里基本已经开始上蒸汽了,而我主要负责把灶台里的火烧得越来越旺,橘子树枝燃烧过程中吱吱的声音,加上独有的果木香味,木头燃烧过程中两边红红的火焰,把整个灶台映得通红,也把我的脸映得红红的,不时的往里添加些柴火,让火烧得更旺。

      大约半个小时左右,蒸锅里得米饭就开始熟了,母亲往往会往锅里加加水,往糯米上漓水,一次要保证四五十斤的糯米同时煮熟,也是一个技术活。等糯米基本熟了,母亲会在上面抓出一把糯米给我们哥两,我们用一个湿毛巾接着,烫着手、烫着嘴的吃着刚煮好的糯米。这时候如果有邻居孩子过来,母亲也会给他一把糯米,大家一起快乐的吃着,别人家蒸糯米的时候也是一样,孩子们的这一嘴都少不了,甚至小伙伴们都会提前在屋前屋后玩耍,就等着糯米熟,等着每年挨家挨户蒸糯米。

        蒸熟的糯米三分之一用来酿甜酒,大部分用来做糍粑,做糍粑之前先要准备一个石臼,但由于现在石臼少了,搬运、洗刷也麻烦,基本都是用一个木头脚盆,偶尔也有用朔料袋子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http://www.huitu.com/photo/show/20160506/151146541194.html

有时候我们也会要求自己去碾几下,小小的胳膊拿着长长的辗辊,象模像样的碾压一会,但往往坚持不了几分钟就累得不行。而在大人们的继续用力下,经过30分钟左右的不停碾压,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一颗颗看着比较清晰的糯米粒,经过几个人数百次、数千次的碾压以后,已渐渐比较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了,用手抓上去黏黏的,这时我们会经常揪一块下来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劲道。

        糍粑碾压好了以后,母亲就会把吃饭的饭桌清洗干净,桌上刷上一层菜籽油,然后把石臼中的糍粑拿出来,放在桌上,用手反复揉搓,在桌上做出一个8-10厘米厚,50-60里面左右的一个圆型的糍粑团。记得小时候小孩满周岁时都要送这个吧。

      做好的圆型糍粑团放一两天后,母亲会一长条条的把他切成5厘米左右宽度的长条,然后把每一个长条都切成0.5厘米左右的厚块,这样桌上就切满了0.5厘米厚、5厘米宽,7、8厘米长的糍粑了。

      切完后的糍粑除了事先计划要送人的,其他的都用大坛子装起来,里面用水泡上,想吃的时候就从里面捞出来,这样基本能保证放上20多天不变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