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散文每天写1000字

寂寞,是一个大都市的通病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4人  王根生_

今天早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条,某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最低婚龄修订为男20岁女18岁。

那时候我在第二教学楼C区三楼某个空无一人的自习室,一口一口啃着早晨在二食堂刚买的牛肉馅饼。

我想了想,其实很早就想好了,就在每年过年走亲戚的时候被开始催婚的那一刻我就想好了。

本科毕业,二十二三岁,研究生毕业,二十五六年,找个工作,五年,稳定下来,收入可观,工作稳定,手里也有了一定的资3产。

我想,差不多,三十岁,我可以接受婚姻的开始了。

我可以,作出一个男人的,承诺,或者对一个家庭的担当。

而在那以前,我还要做一个,怀揣着热血的青年,去奔跑,去生活,去热泪盈眶。

其实我想说的是,你看,自己的将来,总是能够很轻松的一点一点的解剖出来。

就像拿着一个长纸条,用笔划成好几段,然后在每一段,用年龄标清楚,在每一段的空白处,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清楚,我要做什么。

我发现从小到现在,我一直是个极其擅长做规划的人。

但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以前听过一句话,“我不想过上那种可以一眼看到底的生活”

事件规划,然后发生,这样算是一眼看到底了吗?

好像不是。

在我的生活里确实有一种大致属于自我意识下的模样在进行着,但生活在发生时,总会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改变,产生的未知,触发式的触动我的神经。

人算不如天算。

就好比一个寒假里,我曾经做好了一整个寒假的规划,我想,我要做什么,我写在iPad的记事本上,然后就这样在一步一步脚踩着日子前进时,突然有一个晚上,一个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女孩,闯进我的梦里。

第二天,我在微信上,和她谈述了这个梦,之后我们似乎一见如故,

便突然开始了 从醒来聊到睡去的状态。

一直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我们在没日没夜里陪伴着,讲述彼此的过往,一起打游戏,连续几个小时的电话,隔着屏幕,两个灵魂并肩数着日子。

我将寒假剩余的时间,几乎重新用来做这样一件事,我们,贪婪地吮吸着“陪伴”的海洛因。


我有时候会很喜欢生活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突如其来,装了一麻袋的“未知”,一锤子锤在我的脑壳上,带来一种莫名的快感。


其实谈到寒假里与这个女孩的故事,突然想到《前任3》里面有一句台词:


“我们好多时候选择在一起,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寂寞。寂寞,是大都市的通病。”

当然,我并没有和这个女孩,在一起。

去年《前任3》上映时,是和班级里一个女孩去看的。

当然,当时,我也没有和那个女孩在一起。

因为种种原因,此刻也不想在这里挨个谈述。

是啊,寂寞,是一个大都市的通病。

正是这个病,使一部分人,以一种抛出自己的状态,去接触他人。

病,突发式的感染,无法抗拒的去接受它带来的各种不良症状。

大都市这个词好像也没有那么恰当,我从小生长的,那个仅剩了几十个平均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的村子里,也是寂寞的。

此刻,不要纠结孤独与寂寞的区别,这只是个名称,我门把这种状态叫做烤肠,也行,烤肠,是一个大都市的通病。我想说的就是那种状态。

那种状态带来的就是,晚上下了晚自习,你在周围匆匆的回宿舍的人群里,在回宿舍的路上,一个人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或者QQ,一遍一遍刷新一下列表,刷新一下朋友圈和空间,然后又若无其事的关上屏幕。

你是整个寂寞大都市的寂寞灵魂。

而这个寂寞大都市,是承载你的肉体。

我们每个人,与世界的孤独感,以一种相同的频率,轻微振动着。

而逃离这种方式,就是享受生活。

去赤裸身体和灵魂,与生活揉捏在一起。

就好像,我触摸到打印出17页大创申报书的那一刻的轻微喜悦,我触摸到某证券实习的面试通过的惊愕,离开故乡时看到父母对着出租车里的我挥手渐行渐远时产生的轻微悲痛..

就是,真实的触摸,起伏的情绪,和感受。


分享一首歌,山海,隔壁老樊

晚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