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技能学习语言·翻译

歪国人的名字怎么就这么长...

2016-10-08  本文已影响314人  96122d39e18c

最近在配音工作中,接触旁白比较多,里面有大量又长又难整的外国人名。来聊聊在配音时,如何对付这些大串大串的人名。

在旁白里,我们需把歪国人的名字翻译成读音相近的汉字,往往不是三个字这么简单哦:什么罗斯福、郎世宁、李斯特,基本不会读错。也不会是四个字这么简单:什么莎拉加顿、丽芙泰勒、劳伦科汉,也不太会读错。

通常,手中拿到的稿子里,是这样的名字:

诺罗敦·苏拉玛里特

西索瓦·哥沙曼·尼亚里丽

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

阿卜杜勒·哈利姆·穆阿扎姆·沙阿

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

娜塔莉亚·弗拉基米洛夫娜·波克隆斯卡娅

......

要跟上下文保持流畅,名字得连着读。因为是旁白,你得笃定、自信,装作跟这些人很熟的样子。

不熟,不约。

先别慌,其实“无他,唯手熟尔。” (唯眼、脑、嘴熟尔)

来解决两个阶段的熟练问题:

1. 从眼睛,到脑子。2. 从脑子,到嘴。

从眼睛到脑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字反应能力,即我们的大脑把眼睛看到的文字翻译成如何发音。

如图所示,信号在这条通路上奔跑的速度,你要把它打造得特别快。原本是老牛推车,看到一个字半天才反应过来该怎么念(或者根本不识字儿,要查字典,平时多认生僻字),慢慢变成自行车、面包车、绿皮车,到后来,嗖地一下!变和谐号了!眼睛一扫全知道。

没事儿就拿着报纸杂志书籍训练自己,多看新闻频道多听体育频道里面的人名地名,平时马路上看见路牌车牌商店名字大排档也都让脑子知道,这些字该怎么念。

从脑子到嘴,就是大脑发出运动指令了,指挥我们所有的发声器官去正确处理这些文字。吐字发音的基本功练习就来了。有时候,明明知道该怎么说,但是说出来就会出各种状况:字音没归全啊,走调啊,含糊啊等等。嘴皮子功夫,拿着台词书练吧~ (这是最近我和小伙伴们正在啃的书):

《话剧语言训练教程》

葵花宝典练完,包你连呢喃、嘀咕、吵架、说梦话都字正腔圆。

还有就是心理建设问题了,这个还能NG,多美好啊。新闻联播都出“搞笑集锦2”了,那得多大压力。旁白在录制的过程中,顶多再重来,几遍不过,再来~相信自己,在前面两项基本功不断完善的前提下,肯定会过去的。(也很有可能因为你的不断NG和拖延,影响到导演和录音师的收工时间,那你是肉偿呢还是肉偿呢还是肉偿呢,看情况办吧~)

奉上一个小技巧:可以在录制期间见缝插针。录音过程中,在棚里的每分每秒都是宝贵的,一定要全神贯注,哪怕是一秒钟,都可以拿来酝酿情绪熟悉台词。比如录音师在调整音频的时候,导演在喝水的时候,赶紧瞄到接下来要说的旁白,快速标记。比如你看到下面一句有个“坦乔博纳黛特”这个名字,迅速在纳黛特上面标好“n d t”,相信我,在读的过程中会助你一嘴之力。

“无他,唯xxx熟尔。”


- 我睡过的女人,名字写起来可以写满整张A4纸。

- 哇,你女人名字这么长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