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131:汉纪(十七)
《<资治通鉴>研读》131: 汉纪(十七)
公元前63年春三月,汉宣帝封原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
乙未日,汉宣帝下诏书说:“朕我在微渺时期,御史大夫邴吉,中郎将史曾、史玄、长乐卫尉许舜、侍中、光禄大夫许延寿,都对朕怀有旧恩。还有原掖庭令张贺辅佐朕从政,让我修行文学经术,其恩惠卓异不同,功德茂盛。《诗经》中不是说过了吗:‘无德不报。’现在就加封张贺所领养的儿子、侍中、中郎将张彭祖为阳都侯,追赐张贺谥号为阳都哀侯。邴吉、史曾、史玄、许舜、许延寿都封为列侯。”
张贺有名孤孙叫做张霸,这年七岁,封为散骑中郎将,赏赐关内侯爵位。凡是汉宣帝以前的老相识,下到当初在郡邸狱中按刑律服劳役的妇女,曾对他有抚育之恩的人,都被赐给官禄、土地、房屋、财物,分别按照恩德的深浅予以回报。
邴吉在要受封时,却身患疾病。汉宣帝害怕邴吉死掉不能受封,就派人带上印绶前去加封,使其活着时受封。太子太傅夏侯胜奏报说:“他还没有到死的时候。臣听说过积有阴德的人,肯定会先享受其欢乐并传及子孙。现在邴吉没有获得回报却病情加重,这肯定不是致命的疾病。”邴吉的病后来果然痊愈。
张安世自认为父子都被封侯,在位太盛,就提出辞掉俸禄,汉宣帝诏命大司农所属都内衙门,单独为张安世收藏这笔无名钱,数量达到几百万。张安世以谨慎周密著称,每次确定大政方针后,等汉宣帝裁决后,他马上称病移居别处,一听到诏令就很吃惊,赶紧派人到丞相府中询问,以至于朝廷大臣们都不知道张安世参与了大政谋划。
张安世曾经推荐过一个人任职,这人后来登门表示感谢,张安世马上很后悔,认为举贤达能,哪里用得着私自感谢,立刻和这人断绝交往。有名郎官向张安世反应自己功高却没有升职,张安世答复这人说:“你的功高,明主已经知道。人臣供职于国家,怎么能对自己做的工作说长道短呢!”张安世当场拒绝提升这人,但过了不久,这名郎官却仍然升迁。
张安世看到自己父子全都尊显,心中经常感觉不安,他请求让自己的儿子张延寿出京递补为官吏,汉宣帝任命张延寿为北地郡太守。一年多后,汉宣帝怜悯张安世年老,身边没有人照顾,就征召张延寿回京担任左曹、太仆。
宁邑二疏夏四月丙子日,汉宣帝封皇子刘钦为淮阳王。皇太子刘奭这年十二岁,通晓《论语》《孝经》。太傅疏广对少傅疏受说道:“我听说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现在我们出仕入官,官至两千石,宦成名立,如果这样还不离开,将来恐怕要后悔的。”
当天,叔侄二人都称病在家,疏广上书请求告老还乡。汉宣帝答应下来,追加赏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另外赠送黄金五十斤。公卿大夫和他的朋友老乡,都在长安东都门外为他们叔侄饯行,送行的有一百多辆车,他们叔侄辞别大家离去。道路两旁围观的人们都说道:“这真是两位贤良的大夫!”有的人叹息后流下眼泪。
疏广和疏受返回家乡后,每天都命令家人变卖黄金,摆设酒席,宴请他的族人和原来的宾客,相互娱乐。有人劝疏广把手中的黄金为自己的子孙多建立些产业,疏广回答说:“难道我是真的老糊涂了,凡事不想着子孙吗?我只是考虑他们本来都有田地房宅,如果让子孙们勤力耕种,经营产业,足够能提供衣食了,和平常人相差不到哪里。现在我如果凭空增加他们的钱财,增加他们的赢余,只能使我的子孙懒惰罢了。如果他们贤良多钱财,只会消磨意志;如果他们愚昧多钱财,只会增加过错。何况那些富人都是众人怨恨的对象,我现在没有对子孙进行教化,但不想增加他们的过错而导致其心生怨恨。何况这些金子,都是圣主赏赐给我用来养老的,所以才喜欢和乡党宗族一起分享赏赐,以便欢度我的余生,这样做难道有什么不对吗!”他的族人们听完十分服气。
颍川太守黄霸派出邮亭乡官带上鸡猪,用来慰问鳏寡孤独贫穷者。然后制定具体的落实条款,发放给父老、师帅和伍长等基层小吏,颁布到民间知晓,劝勉善行,防止奸邪,以及其他鼓励耕田植桑,节约财用,种树养畜,去掉浮华奢侈浪费现象。黄霸治理时,柴米油盐这类事情,显得十分细碎,但他都抽出精力进行推广。黄霸凡是面见官吏百姓,都要详细询问情况,了解到真实情况,以便作为今后施政参考。黄霸了解情况清晰明了到这样的地步,不知底细的官吏百姓都称赞他是神明。盗贼被迫转移到其他郡中,所以黄霸所在郡中的盗贼日益减少。
黄霸力主先行教化,务必维护保全自己的属吏。许县县丞年老生病耳聋,督邮报告说想赶他回家。黄霸说道:“许县丞属于廉吏,他虽然年老,还能继续拜起送迎,即使耳朵有点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要善待帮助他,不要让贤良的人失望。”
有人询问其中缘故,黄霸回答说:“多次轻易改换长吏,送故迎新需要相关费用,还有奸吏趁机销毁假造帐薄,贪污盗窃财物,公私耗费很多,这些都出自于百姓,更换来的新官吏又未必贤良,有的还不如其前任,只会白白增添混乱。大凡治理百姓的道子,都不要做得太过头了。”
黄霸为官外宽内明,非常得百姓官吏之心,郡中的户口每年都在增加,治理考核政绩列为天下第一。汉宣帝征召他代理京兆尹。他后来因为犯法接连遭受贬职。汉宣帝下诏令,让他返回颍川太守官位,俸禄降到八百石。
公元前62年春正月,汉宣帝下诏书说:“对于年满八十以上的,不是诬告、杀伤人这类罪行,其他的都不允许连坐。”
右扶风尹翁归去世,他家中没有余财。秋八月,汉宣帝下诏书说:“尹翁归廉洁公正,治理百姓成绩优异,特赏赐尹翁归的儿子黄金一百斤,以继奉尹翁归的祭祀。”
汉宣帝下诏书给有关阅读,寻找汉高祖时期功臣子孙失掉侯位的,找到槐里公乘周广汉等一百三十六人,全都赏赐黄金二十斤,免除全家赋税,让他们继续先祖祭祀,世世代代不要断绝。
丙寅日,富平敬侯张安世去世。
当初,扶阳节侯韦贤去世,他的长子韦弘有罪被逮捕入狱,韦贤的家人修改了韦贤所定的遗嘱,以大河都尉韦玄成作为韦贤的爵位继承人。韦玄成深知这不是韦贤的本意,马上假装癫狂,故意躺在床上小便,说话胡言乱语。他被征召回到长安,韦贤被安葬后,韦玄成应当继承爵位,他家人以其患了癫狂病不应召。
大鸿胪奏报这个情况,汉宣帝把表章交给丞相和御史大夫立案审查。
审查案件的丞相史写给韦玄成说道:“古代的辞让,都有大义值得后人观瞻,所以才能垂英名于后世。现在先生毁坏自己的形象容貌,蒙受耻辱,假装狂痴,光耀黯淡不宜宣扬。你用来辞让的名声太不上道了。我虽然平时愚昧浅陋,也算担任着丞相执事,希望少听到这方面的风声。如若不然,恐怕会伤害你的高尚之行,而指责我是世上的小人。”
韦玄成的朋友、侍郎章也向朝廷上书说:“圣王治国以礼让为贵,应当让韦玄成在朝廷受到优待,不要屈枉了他的志向,更不能让其安于贫困居家。”
而丞相和御史大夫都弹劾韦玄成病情不实。汉宣帝下诏不要弹劾,并且叫他来封官,韦玄成迫不得已接受爵位。汉宣帝对其志节高度评价,任命韦玄成为河南太守。
车师王乌贵逃奔到乌孙后,乌孙留下没有遣返。汉朝派遣使者责备乌孙,乌孙送乌贵到达汉朝宫门前。
当初,汉武帝开拓河西四郡,隔断羌人与匈奴之间的交通道路,驱逐各羌人部落,不让他们再居住在湟中之地。汉宣帝继位后,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诸羌,先零羌首领说:“希望找时机渡河到湟水以北,寻找汉朝百姓不耕种的田地进行处畜牧。”
义渠安国把这件事奏报给汉宣帝,赵充国弹劾义渠安国犯有奉命出使不敬之罪。随后,羌人果然按照原来所说,违反汉朝禁令,渡过湟水,各郡县无法禁止。
随后,先零部落和其他诸羌首领二百多人解除仇恨,交换人质,盟誓结成联盟。
汉宣帝听说过,就向赵充国询问对策。赵充国回答说:“羌人之所以容易制服,就是他们各个部落都有首领,他们之间互相攻击,各方势力不能统一。在以往的三十多年中,西羌造反前,也都是先解除仇恨,缔结和约不再互相攻击,然后与汉朝抗拒,用了五六年时间才平定下来。匈奴人多次引诱羌人,想一起进攻张掖、酒泉等地,让羌人住在那里。前者匈奴人在西方受困,怀疑他们会再次派遣使者,到羌中与羌人勾结。臣担心羌人的变故还不仅是这些,他们还会串连勾结其他部落,应当在他们没有联合之前早作谋划准备。”
之后一个多月,羌侯狼何果然派使者到匈奴借兵,想要进攻鄯善、敦煌以断绝汉朝的通道。赵充国认为:“狼何属于小月氏的一部分,位于阳关西南,肯定不会单独想出这个计划,我怀疑匈奴使者已经到达羌中,先零、罕(音jiān,兼)、开,解除仇恨缔结和约,到了秋高马肥时节,肯定会起兵叛乱。我们应当派遣使者巡视边境,预先做好防备,下令晓谕诸羌,不要让他们解除仇恨,以发现其阴谋诡计。”
于是丞相、御史再次奏报汉宣帝,派义渠安国巡视羌人各部,区分各部善恶。这时,因农业连年丰收,一石谷物的价格为五钱。
羌人叛乱黄其军
作于2025年1月23日(古历甲辰年十二月廿四)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