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去示范、引导孩子
我是玉丽,专注亲子关系,2岁女儿宝妈,二胎孕育中。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150篇,我的每一篇文章都和亲子关系有关,用文章记录孩子和自己的成长。
因为不懂口腔健康知识,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帮孩子清洁口腔、如何清洁,导致女儿上面有三颗牙被腐蚀。
医生说应该是喝奶粉、酸奶这些黏稠的东西后,没有及时清洁口腔,黏稠物附在牙齿上慢慢造成的腐蚀。
这是女儿长到两岁,作为母亲的我,每次看到她的牙齿,就特别揪心,深感自己没有做好,并且遗憾的事情。
为了保护她剩下的牙齿,我和她开启了一个刷牙大作战,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反复的过程。
一开始我直接让她学着我刷牙,但每次答应得好好的,却给她牙刷就是不刷。考虑到也许是她太小,我就把刷牙换成了簌口。
开始她并不愿意,也不知道簌口是什么,让她把水吐出来就会吞掉。我就一遍遍的拿杯子喝水到嘴里,并夸张的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吸引她的注意。很快她就愿意簌口,并且知道把水吐出来了。
就这样簌口早晚坚持,并且每次刷牙时都带着她,询问她愿不愿意刷牙,一遍遍的强调要刷牙赶走虫子,保护好牙齿。
刷牙时,有时会哼洗刷刷、洗刷刷吸引她;有时会哼上刷刷、下刷刷、左刷刷、右刷刷只要成调的曲子,去吸引她。
在她看小猪佩奇时,里面出现刷牙的场景,也会用佩奇、乔治做例子来强调,告诉她大家都会刷牙的。
就这样,有一天她就愿意跟着我一起刷牙,学着我的样子轻轻的刷牙,我就鼓励肯定她这样的行为。
有几天跟着我做的特别好,前两天却又突然不愿意刷,还哭。但我没有因为她哭,就妥协说可以不用刷牙,她不愿意刷就坚定的告诉她那今天就不能吃东西。
她就跑到我妈身边,说奶奶给我吃。这时特别感谢我爸妈,始终站在我这边,也坚定的告诉她:“要去妈妈那里刷牙,刷好牙才会给你吃哦!”
在我们的坚持下,她乖乖的刷牙。昨天在陪她读《小猪威比情绪系列》绘本时,读到刷牙的绘本,告诉她早晚都要刷牙的概念,于是昨晚在喝完奶粉后,我用威比做例子告诉她睡前刷牙,她很配合的就刷好了牙,并露出牙齿给我看。
我之所以把带女儿刷牙这个过程,写得如此详细,是想告诉身为父母的朋友。生活中每个日常的小事件,要让孩子去坚持做到,示范和引导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一个方法不行,试着去想想其他的办法。
美国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而且要孩子接受、养成习惯,那就一定要坚持原则,不因为孩子哭、想放弃就轻易妥协,一起制定好的规则那就一定要遵守。
有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在孩子面前言必行,行必果。可以用温和平静的语气,但是却坚定的坚持着原则,为孩子树立边界。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用行动去示范,去引导孩子,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收获良好的行为习惯,收获更好的性格,那也就能让他们收获更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