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明朝那些事儿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
本书共七册,目前已看到第二册,作者当年明月。不知该说作者是如椽之笔还是神来之笔,在幽默诙谐的语句下俨然有着大量历史、文学底蕴的沉淀,历史在他的讲述下似乎打翻了我们以前对它枯燥乏味、毫无人情世故、简短的事实描述、过目则忘的刻板印象。然而看了他的书,再回顾我的摘抄,似乎都能想起这句话源自什么内容,出自什么情景,过目难忘。同样的史料,不同的说辞,带来的效果却截然不同,这又使我想到有效学习方法的问题,不由反思中国教育方式的变革方向。(扯远了,哈哈)
下面是我目前阅读进度的摘抄,尽管只言片语,但我依稀记得语出何处、何出此言。
第一册,要讲述朱元璋这个实打实的土包子是怎么创造鲜能成功的农民起义奇迹的。看了后,确实要呈上我的双手好好膜拜一番,最底层人民的反抗能到这一步实属不易,因为王朝的建立还需要费心尽力的守好这易失的江山。
转至第二册,则是他从不器重的儿子也是后来永乐盛世的掌舵者朱棣的辛苦夺位之路,着实艰辛,与其父有的一拼,不惜装疯卖傻的做了好一会儿的神经病患者。无论如何,一路艰辛后,他没有让后人失望,反而励精图治,出现了永乐盛世,命解缙编制了永乐大典,经济文化繁荣,又有郑和七下西洋,我大明朝扬名四海,万国朝拜。然而我大明朝从不以侵略来展示强大。
下面则是我所注的摘抄以及对其的标注。
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霍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朱元璋将要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了)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落井下石,无关品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元的腐朽官吏为推翻元朝的统治实在是不遗余力,立了大功。
(作者这种方式的讽刺更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朱元璋可不是简单的土包子,勇与谋可都是必备着呢)
但他的过于宽大和无主见也使得他无法成为枭雄,而只能做一个豪杰。
(作者似乎也间接承认了厚黑学在阶级段升时的必要性)
注定不是终结者的气质
(是之前的某位豪杰,也就只是豪杰而已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朱元璋之前最强劲的敌人陈友谅的写照,徐寿辉都已经“让贤”于他了,当然,是迫于性命的威逼,但陈依旧不放心,三个字,必须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论战场决胜负的腹患)
实际决策中,不受他人、特别是多数人的意见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当许多人众口一词时,很多人都会从大流,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而朱元璋用他的智慧告诉了人们,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数人一边的。
(没错,奇才朱元璋的成功不知真的是他独眼慧识还是上天嫌偏爱他一次不够)
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
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合适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
(拿破仑)
对一个人而言,他最厌恶的往往就是自己最擅长的。
(虽然不能广泛适用,但正因为此,我觉得作者总结的甚是在道)
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有用的坏人和无用的好人
(看了这本书,尚为知道日常倡导的那些礼义廉耻,儒家厚学大部分是会令人愚钝无比的)
多门是大城市繁华的象征
(哇,仔细想想感觉好有道理)
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正是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之际)
我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难,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是我应得的!
(朱元璋是,朱棣亦是)
不怕死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所谓仁不带兵、义不行贾,冷酷不是残忍,不是杀戮无辜的老百姓,而是坚忍。
(有作为的人世界往往不需要平常人懂)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请随机应变)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不为小利,必有大谋
但皇权的无限扩大性与皇帝的精力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导致丞相制度的产生。
(当时朱元璋就很反感这一直延续下来干扰他决策的丞相制度,正盘算着要废了呢,当然了,他的巨大工作量也只被他全盘承包了,可见顶端的人是有多勤奋)
所有的书籍都有立场,所有的立场都有倾向
(尽管觉得这句有点废话,但觉得作者总结的很好,精简中肯)
最强的军队是一支沉默的军队
(朱棣的三大军营:神机营、三千营、五步营,三个营所形成的作战体系拿到现在也不过时,炮骑步)
上下同欲者,胜
(创造共同愿景)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
(建文帝朱允文可被两个书生坑惨了)
可惜,后悔和如果这两个词在历史中从来就没有市场
(历史很现实,面对事实不需要多余的解释)
当然,纨绔子弟从来都不会承认自己纨绔的,他一直在找机会证明自己
(就是啊,有着好的资源不用,才是真的没救了)
所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不成功,便成仁!
(朱棣做最后垂死挣扎,准备放手一搏了,感觉这些成功者多少都会收到上天的眷顾,因为他们的决胜点总是微乎其微)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梁启超)(马三保才是他的原名,郑姓是被赐的。能七下西洋,可见其雄韬伟略的外交才能,不得不说朱棣的眼光也甚是毒辣)
强而不欺,威而不霸,这才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
(没错,就是我们,我们是个博爱主和的民族)
上马冲锋,下马治国
(朱棣,请受我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