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基本功】读《有故事的班主任更幸福》2
1.惩罚
教育学家孙云晓先生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惩罚与表扬一样,都是教育者教育行为中常用的一种激励手法。教育者的任务是既激发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
但教育上的惩罚,“不是为了惩罚孩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也不是为了让教师采取过激或不良的惩罚方式和行为,而是让教师以爱为前提、以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运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学知识而实施的惩罚。这是需要精心设计的,这也是一种与“赏识”教育相一致的教育方式,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充满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同时,善意的惩罚这一特殊教育手段也会为教育增添一抹亮色和温暖。
2.恶作剧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要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和领会到,他的每一步、每一个行为都会在他身边的人——父母、教师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引起反响。只有当他不给别人带来灾难,不欺负和扰乱别人时,才能成为一个生活得平静而又幸福的人。”而爱制造恶作剧的学生往往是与这一论述相违背的。
爱搞恶作剧,在心理上首先是道德规范与强烈活动需要的矛盾,其次是自主性与自觉性的心理矛盾,还有一个是自卑与自信的心理矛盾。
就如这个男孩:平时在班级没有朋友,鲜有交流的渠道,自然会有找乐子的念头,这就是所谓的“取乐心理”。还有可能是报复心理。
怎样对待恶作剧者呢?
首先,遇事要冷静,不可大发脾气。
其次,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切不可直接或当面批评,尽可能的要用更为巧妙、智慧的方法加以教育。
第三,要持续关注,不可放任不管,要定期对他的行为表现进行教育、引导和激励。
3.后进生
第一,消除戒备,取得信任。
第二,走进心灵,给予温暖。
第三,避重就轻,注意引导。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带着一种闲适的心态慢慢去体会教育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也是班主任这一特殊角色在学生生命成长中的意义所在。
4.等待
学生的反常行为背后一定隐含着这样或那样深层次的原因,而我们有时却不得而知,如果轻易说教,往往效果不佳。
教育,就是以宽容之心静待花开。学生就是一棵棵小树,我们要给每个学生开花的时间,更要留给学生一个成长的夏天,才会真正拥有一个收获的秋天。
5.家庭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孩子心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