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大师上海故事

读不懂的永福路:低调、文艺还是奢华?

2017-12-06  本文已影响17人  导览大师

永福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起湖南路,北至五原路,中间仅与复兴西路交汇,是上海市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

永福路始建于1930年,原名古神父路,最初为法租界公董局修筑。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命名,改为永福路。

有人说,永福路很低调,它很短,全长不到500米,路上大多是花园住宅,有少量新式里弄和公寓,永福路离武康路很近,却常常被忽视掉,它安安静静地坐落在一旁,不卑不亢;

也有人说,永福路很森严,曾经的永福路不通公交,从湖南路到复兴西路一段,全副武装的战士日夜站岗,不允许随意拍照,那里便是如雷贯耳的英国和德国领事馆。

还有人说,永福路很奢华,德国领事馆现在还保留着,而曾经的英国领事馆改建成了雍福会,在这个门口十分低调却又戒备严谨的欧式小洋楼里,隐藏着沪上顶尖的私人会所,也是国际俱乐部联盟在国内屈指可数的联盟会所之一,所谓“庭院深深、名流雅集”……

不管怎么样,永福路很美很精致,是摄影师们钟情的外景取景地。天气好的时候,你会碰到在路边拍写真的孩子,给安静的马路增添了许多乐趣。

这里的人行道用的是透水混凝土,平整干净没有接缝和起伏,两边的梧桐高大茂密,路边的洋房典雅复古,在这里漫步,很享受很文艺

永福路52号 布哈德住宅上海电影厂文学部

永福路52号,一幢漂亮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建于1932年,由当时沪上颇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哈沙德洋行设计。最初业主为法国传教土布哈德,因而又被称为布哈德住宅。

这座典型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高2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采用鱼鳞状水泥拉毛米色墙面,平缓的筒瓦坡顶。住宅入口面向东北,券式门楣盖着红色筒瓦。底层大厅对称设置的4扇落地门与外面的拱廊相通,门楣上都有精美的铁花装饰,并有一对贵重大理石螺旋形石柱。大厅北墙的东西两侧,4个小螺旋柱装饰的镂空墙洞,成为大厅最抢眼的陈设。南立面底层入口处,有连续半圆拱券门廊5座,气势宏伟。底层门厅内墙立面中间,砌筑了一座花岗岩壁炉,其上的雕刻图案好像一个长着弯犄弯角的羊头。突出屋面一侧的烟囱,带有奇特的哥特建筑风格。

解放后,小楼成了上影厂的文学创作部,也就是打造电影剧本的加工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永福路52号是中国的电影编剧,尤其是有志于电影剧本创作的文学青年仰望的地方,对于电影导演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国许多优秀的电影剧本就出自这个“小白楼”里。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投资100万元对其重新装修,基本保持原貌。现在这里由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使用。

永福路123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史量才旧居

永福路123号-1,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是一家面向中国的教育专业出版社,出版各类教材、教辅读物、教学期刊以及声像读物和电子出版物等。

与上海教育出版社并排并立的永福路123号-2,就是民国报业大王史量才的上海故居之一。

史量才,原名家修,1880年清光绪六年出生于江苏修宁,早年随父亲迁居上海,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中秀才。戊戌变法后,受维新思想影响,放弃科举。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毕业后赴上海。1904年创办女子蚕桑学校,同时在育才学堂、南洋中学等任教。1905年发起成立江苏教育总会,1908年担任《时报》主笔。1912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史量才以12万银元巨资,购买了旧上海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成为当时上海滩最年轻的董事长之一,到1932年,《申报》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大报,日销量达15万份。史量才成为了上个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近代新闻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在由杭州返沪途中遭国民党特务狙击,当场遇害,时年54岁。

永福路151号 德国总领事官邸

永福路151号,沿街办公楼后面草坪上的德国总领事官邸始建于1941年,由中国建筑师杨增化设计。

这一幢3层混合结构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静静地横卧在绿茵茵的大草坪上,主楼与辅楼组成L形。立面采用较缓的绿色筒瓦坡屋面,南面有宽敞的露天大阳台,下檐部布满了西班牙式小券的美丽花纹。建筑总体布置紧凑、造型活泼、线条流畅、色彩明朗柔和,洋溢着浓浓的西班牙建筑风情,是近代上海建筑的一件精品。

永福路181号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行人在路边看到的建筑是永福路181号,德国总领事馆的办公楼,大楼建于1935年,民国时为沈家所有;1953—1982年则是上海纺织局的职工疗养院。1982年10月15日,联邦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开馆,馆址就设在永福路181号。

永福路200号 雍福会 原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雍福会的主楼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班牙风格建筑,80年代后曾是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再之前还做过前苏联、越南的领事馆。2001年,英国领事馆搬走后,原是上海第一代服装设计师的汪兴政将它买下来,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精心打造,顶级私人会所“雍福会”应势而生。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里很美也很贵。

雍福会的创办理念是复活在上海曾遗失的“奢侈的、浪漫的、神秘的、传说中的东方情调”,“中西合璧、冲突而和谐”是汪先生在雍福会这件大艺术品设计上的刻意追求。典型的欧式复古建筑内,仿佛一个古老传统的中式大宅院,中西的文化艺术在这里和谐的交融。园内陈列着大小近千件亦中亦西的艺术精品及古董,全部出自主人的个人收藏,据说投入将近三千多万,许多民间摆设还是从江浙两广独具慧眼淘来的。

2004年雍福会一举被评为全球最佳会所第二名,2007、2008年蝉联“最受青睐的上海顶级俱乐部”第一名,《华尔街》日报曾评价雍福会:“给你了解二三十年代上海豪门的奢华生活。”

雍福会供应传统上海佳肴,本帮地道口味,也有西式餐饮和下午茶提供,在这里,或许又能重温十里洋场的老上海品味生活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