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坚持写心情随笔

晒自己,你怕了吗?

2019-04-16  本文已影响7人  思源姐姐

经常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刷屏,每天发布10多条信息有时会很反感,所以自己平时不太喜欢发朋友圈,怕引起别人同样的感受。

1、打破固有思维

在阅读《疯传》后,我的思维开始转变,书中提到,“更容易看到的事物,别人也更容易模仿。”自己的朋友圈有时也会有人留言,“内容不错,转走了”类的情况。

我们常常会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然后进行效仿,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同,朋友圈就是最容易让别人看到的一种方式,你发了什么别人可能就会模仿什么。

这一思维的认知的转变让我醍醐灌顶,别人可以发毒广告刷屏,自己也可以发有营养的心灵鸡汤霸屏呀,只要掌握些尺度就好。

2、刷新原认知

虽然自己定位了发展育儿领域的专家,也参加过正面管教讲师的资格认证,但是觉得学习的时间还比较短,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多,总觉得心里没有底气。

总想着多学习些再去分享和传播,所以不太敢于在公众发表育儿的意见。但自己逐渐地领悟到,这种封闭式的思维会阻碍自己的成长。

以往的认知体系是先要有目标,再去行动,而《能力陷阱》中的观点刷新了自己新的认知,先设定目标虽然目的性强,效率高,但也会有更多的局限性。

其实我们可以先去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修正自己的预设目标,让思维成长不断迭代下去。

3、学习实践

人们喜欢模仿的原因,是因为别人为自己提供了信息,而使产品或品牌风靡的一个催化剂,就是公众的可视性,能够看到的产品就会有增长的潜力。

反思自己对进行品牌的宣传做的还很欠缺,虽然经常发表读书感悟,但只是复制了原文,没有转化成自己独特的内容,以后要进行改善和提升的地方:

01 要发表自己的育儿感悟和故事,使个人形象更生动;

02 要读书但要用自己的观点分享,增加个人品牌魅力;

03 要有厚脸皮的精神刷屏,引起大众的观注度。

既然定位育儿领域专家,想要进行个人品牌的有效传播,就要让大家看到自己成长行为的痕迹,让自己公众化、可视化。而事实证明可视性对口碑传播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越容易看到的事物就会越多人谈论。

我将开启“病毒式”朋友圈,做一个家庭亲子教育正能量的传播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