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庸”思维 减少生活烦恼

2020-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Melodyhui

        近日疫情严峻,大家的生活都受到了很重的影响。长江日报有这样一则消息:有位周先生因为紧张新冠病毒感染,每天反复量体温,大年三十晚上泡了脚测出体温有点高,在家号啕大哭。七旬老人抱着他说“不担心你得肺炎,就怕你精神会出问题”,说完后老人赶紧拨打了心理热线求助!看吧,凡事太过紧张往往容易走极端,不但解决不了问题,更会徒增烦恼。人虽是情绪动物,但“中庸”思维不但给我们新的理解,还会减少我们的烦恼!

        今天春节,因为新冠病毒的影响,我甚至取消了初二回娘家拜年的行程。考虑到我的姑姑从西安回来,而且我在银行上班前几天接触的人乱七八糟不知道什么情况,所以果断取消了行程老实呆在婆家。而这样的举动想必也曾在那么一刻让我的父母失落,因为很久没见到我而且也很想外孙。想到这些我也曾在那么一刻内心纠结愧疚。但是我也知道,相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都平安健康。有人说“对父母要孝,过年应该回家陪老人,工作再忙,情况再特殊也要想办法回家”。可是无论怎样都要先保证所有家人的健康平安,如果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冒然回家,万一我不知情把病毒带回了家,或是家人因接触了他人把病毒传染给了我,那后果也是不堪设想。对于“孝”,可能我的理解还远远不够,但我知道对于父母该怎样尽孝,也要分不同的情况而定。但若以中庸之道去理解,不断学习和思考定会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坦然快乐尽孝!

        记得孩子刚一岁时,我买了很多育儿书,对于如何教养孩子,内心既是充满热情又觉得自己盲目无知。看到有本书里说要对孩子全然接受,他想怎么样就要满足他,让他快乐无虑地享受童年,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在丰富的生活里认识事物,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看到这本书时我心里很害怕,因为我给不起孩子这样的生活,更害怕会惯坏孩子。也曾听老人们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未尝没有道理。还有很多极端的说法让我对教育孩子这件事倍感压力。因为从某种角度讲,这些话是有道理的,但每到一个点就会有很多弊端,比如对孩子太宽松,他或许会不懂得尊重别人,凡事以自己为中心,不懂自己努力。若是太严格,会让他丧失信心,丧失热情更会和父母产生隔阂。但这并不代表前人的教育理念都没用,每一种教育方法都不是死的,需要我们在活生生的环境中保持“中”度,在千变万化的情景中适度调和,找出当下适合需要的,不偏向某一种单一说法。

      对于“中庸”之道,我曾以为很晦涩难懂,感觉离我很遥远,但仔细想来,千万道理皆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一种处事方法,理解它,运用它,思考它,再和别人探讨它,如此循环必定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而如此,便能将这种方法传至思维深处,让它真正属于自己。就像“中庸”之道,若能常以这种思维处事,万事也会迎刃而解,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