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痛苦是份警醒,发出耀眼的光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不论我活着,或是我死掉, 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
~《牛虻》
一、作者眼里的牛虻是谁?
作者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
故事是主人公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英俊的大学生亚瑟,他是富家子弟,凭着对宗教的信任和坦诚,把自己信奉宗教和追求民族独立当做同一阵线,在一次忏悔中因为坦诚自己在爱情中的嫉妒,自己喜欢的心上人艾玛喜欢了另外一位革命领袖,他不小心说出一次独立革命行动计划,被当时的虚伪势力掌控下的宗教主教出卖,惨遇泄密后,他和革命人士相继被捕。
因被革命同志误解,又遭遇自己一下子成为母亲和主教的私生子的事实打击下,他不得不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流浪漂泊,历经沧桑。
13年后,亚瑟已经跛了右脚,左臂扭曲,左手残疾,脸上刀疤明显,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牛虻。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
他在狱中经历酷刑和折磨,但他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从未被屈服,他说生命对于他毫无用处,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把刀。
小说涉及了斗争、信仰、牺牲这些色彩浓重的主题。
二、他人眼里的牛虻是谁?
17岁那年,我进北大读书,认识了郭世英。我在他床上看到《牛虻》,一看就放不下了。
——周国平
✨✨✨✨✨✨✨✨✨✨✨✨
如果你能写出一部《牛虻》,底下可以什么也不写。
——王蒙
✨✨✨✨✨✨✨✨✨✨✨✨
我喜欢起小说来,是因为《牛虻》。
——史铁生
✨✨✨✨✨✨✨✨✨✨✨✨
昨日不经意浏览,才发现这部作品的作者出自数学家布尔,也就是布尔逻辑的出处者的女儿,家里的五朵金花之一。
你会以为作者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应该是富足的吧。而我在下一刻看到的是作者的家庭贫寒,父亲早逝,母亲却把5个女儿养育成才。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父亲是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母亲则撰写社会问题方面的文章,教数学,帮助丈夫著书。
伏尼契出生于爱尔兰,七个月时父亲去世,后来随母亲迁居到英国伦敦。他的母亲是自学成才的数学家,母亲教凭借教授数学养活大家庭,艰难度日。
母亲把家里的5个女儿培养成为一个化学家,一个数学家,一个嫁给了数学家,一个成为作家,一个女儿培养了一个作家孩子。是的,这里面的这个作家就是牛虻的作者伏尼契。
这个牛虻人物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多次被提及被崇敬,而这样的人物是由一个女性写的。这个女性是学习音乐学院出身,本职是教授钢琴。
因为手指患上严重痉挛,不得不放弃教授钢琴。因为受他喜欢的一位作家的影响,作家希望她能够以自己喜欢的一幅画写一本小说。
在欧洲期间,伏尼契曾被一位无名画家在16世纪创作的肖像作品深深吸引。画中的意大利小伙子,黑衣黑帽,目光忧郁,但却异常高傲。后来,她买下了那幅无名肖像的复制品,并终身携带它,这就是牛虻的原形。
作者伏尼契,在德国学习音乐,在意大利留学,她在俄国彼得堡曾跟俄国革命团体有过接触。回英国后,她曾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导师恩格斯和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相识。
她和丈夫波兰革命者米·伏尼契 ,因为革命工作相识相恋,她把自己遇见的革命者形象用文字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她为爱国志士们传递信息,递送给入狱的勇士们粮食、衣物。她面对形形色色的革命人士,她同情革命者,反对当时的沙皇统治。
《牛虻》所反映的时代,是19世纪意大利的爱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懈斗争的时代。
三、我眼里的牛虻又是谁?
作者伏尼契亲自致信中国青年出版社表示感谢:
“我的小说《牛虻》被译成中文并在贵国人民中拥有这样多的读者的这个消息,是我晚年中听到的最令人惊喜的消息之一。”
~E.L. Voerich.艾·丽·伏尼契(1864-1960)
上学时看牛虻,就被故事的主人公牛虻对于痛苦的承受力所折服和震撼,能够感受到信念真正是你的一笔无价财富,身体仅仅是为精神服务的。
对于我最为感受到的一句话是想说,如果你没有为你想成为的事,做出100% 甚至200%的努力,你就不要去轻易的说出这件事不能成。
一本名著的价值是无论你哪一次读,都能触动灵魂都能够被震撼到,无论有怎样的形式,无论它是哪国的语言,没有界限感,毫无障碍可言,就是被种草直至在你的内心里扎根,还是无限延伸的深深植入,想起它来,瞬间会光芒四射,而牛虻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牛虻的名字,来自作者自幼尊敬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曾经被诬告用哲学腐蚀青年而被法庭判处死刑。临终前苏格拉底对审判官说,“真正意义的行动是不应当考虑生命危险,我被神派到这座城市里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他赶快前进。”
牛虻最后的死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所有的黑暗。即使与他无关的掌刑人都自渐行秽起来。
牛虻的亲生父亲蒙太尼红衣大主教,遇救出他去,他的信念坚定,他给出的选择就是要么选宗教,要么选他,在儿子和信念之间,红衣大主教还是选择了自己所认可的信念。
在选择之下,红衣大主教因为背叛了自己的内心,最后心脏病急发而亡。
牛虻的爱情也一样,他在艾玛还是丑陋女孩时喜欢他,他在挨骂,成为革命者时喜欢她,艾玛,误会他是背叛者狠打他耳光的时候,他伤心,可是他还是爱她。他遭受酷刑致死的那一刻,他还是爱他,留给他死后一周后的心里说着。他走到哪里都是快乐的牛虻,那个爱着的艾玛的牛虻。
牛虻的内外在统一,我想起真爱和外在的任何人都没有关系,真爱只属于我的真诚。
我想牛魔对我来说是一份真爱的礼物,一份信念的诠释,一种活着就是要向光而行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