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阅读--碎片化阅读
(全文字数:1606字,阅读完大约需要5分半)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大家好,我是王同学。
本来在这个系列里面是不想写碎片化阅读的,但在这个信息时代,碎片化阅读(包括碎片化视频)已经占据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为了让这个系列更完整一些,所以再加这一篇。
由于是碎片化阅读,所以,阅读时间可能是半个小时,可能是十多分钟,也有可能只有几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要打开手机,点击应用,进入状态,开始阅读,然后退出应用,真正阅读的时间没有多少。由于时间短,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对于碎片化阅读的效果应该有正确且合理的期待,这个方式对于真正阅读的人最多只是一个补充。
01 | 关于碎片化阅读的误解
在正式开始之前,先纠正几个关于碎片化阅读的错误观念。
第一,碎片化阅读是不好的。对于那些保持长期阅读习惯的人,基本都知道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收益有限,所以在这上面花的时间比较少。喜欢碎片化阅读的,基本都是原来那些不怎么进行长篇阅读的人,能碎片化阅读已经是进步了,总比从来不阅读要强。心里知道这只是阅读的起步就好了。
第二,碎片化阅读终将取代书籍阅读。很多大V都持这种观点,包括一些王同学很佩服的大V,但是王同学依然不认同。
首先要说明,书籍包括电子书,纸质书,以及成体系的一系列文章,指的是成体系的阅读。出版书籍所经历的审核要比公众号文章或者是微博之类的几句话严格得多的多的多。所以,能够出书的人一定是那些写文章,写博客当中最出色的一批。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有一些自媒体的文章,由于内容过于敏感,不可能被正规出版社出版,所以碎片化阅读也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书籍是成体系的阅读,能够帮人拉起框架,填充内容。这一点上,碎片化阅读的公众号文章,博客无法替代,短视频更不行。所以,书籍的阅读一定比文章的阅读更重要,文章的阅读一定比段子的阅读更重要。
第三,碎片化时间可以学习一些碎片化概念,有朝一日可以组合起来。王同学一直认为学习概念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需要静下心来把它学的很深。我们的方法论和认知就是许多关键而且重要的概念的组合。对这些概念理解地越深刻,概念之间联系越紧密,那么我们的认知深度就越深,看问题就越透。王同学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完成这种学习太困难了,一般人没那个能力。比如说,在上班的路上,在地铁上,一会儿语音播报下一站到哪里,一会儿好多人挤上来,乱哄哄的,根本没法学习。在碎片化时间,王同学一般会阅读一些公众号文章,新闻,群消息,或者是一些无病呻吟的小说文学(这个已经很久不看了)。
02 |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正式说一下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对知识进行零存整取。
零存的具体方法是卡片笔记。在我们阅读文章,新闻报道,或者各种消息的时候,有意识地对学到看到的信息进行提炼,记录下来,王同学一般会使用卡片笔记法(本身就是碎片知识),并且要特别注意,记得要打好标签,现在的笔记软件一般都有这个功能。然后不断积累,不断积累。
整取的具体方法是写作长文章。随着时间的积累,在某个标签下所积累的卡片会越来越多,等到有一天,我们将所有的知识串成了一条线,或者是自己有所洞见的时候,写一篇文章出来,将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的想法全部串联起来,可以分享出来,也可以不分享出来。但是写作的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对大脑当中一系列碎片化知识的一次整体的提取。
碎片化阅读也是阅读,只要是阅读,就需要有目的。无目的,不阅读。如果没有目的的话,闭目养神也不错,大家保护一下自己的眼睛吧。
所以,在阅读之前,对材料有兴趣或疑问,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这篇文章/这段文字/这条新闻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有逻辑吗?和我有什么关系?
总之,碎片化阅读不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如果长期进行这种阅读,成长很慢,浪费时间,基本上很难独立思考。
说了那么多碎片化阅读的不好,但是碎片化阅读也不全无实处,至少我们每天的新闻还是要读的。
祝勇猛精进,心想事成。
王同学
202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