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教学写作教学写作专栏(坪山区弘金地学校)

当课堂内容设计脱离了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时。。。。

2023-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弘金地刘奕爽

901班《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是我为下周二在901班进行一节公开展示课,进行的磨课。因为901课程进度比较慢,所以在还没有进行平面几何模块的相关复习,直接跳到这节课的复习,学生对相关知识已经有遗忘,虽然在适应性考试和一模都有涉及相关的知识点,但是并不能把知识系统的架构起来。而901班的基础本身就比较差,在直接进入综合的应用复习,学生的能力水平不足,导致这节课进行的非常不顺利。课堂结束,我的心里充满了沮丧。

从课堂开始的第一个问题投票结果,我就知道完了,学生的程度比我想的还要差,虽然进行了前置的学情诊断,但是还是比预期的差的很远,体现在学生能做基础的题目,但是当问题难度增加,上升到从整体的角度综合考虑问题,学生就会感觉非常吃力。

第一次投票

上图这个结果是在我用几何画板演示了随着点P运动变化,平行四边形的变化,在预设里,学生的答案应该是A或者是F,因为这是个一般的三角形,角A不是直角的情况下,不会出现矩形和正方形,所以可以很快排除B和C,但结果出来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仅有27%的同学选对,其实这个情况下,已经说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模糊,对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分辨有困难。

这个时候,我应该调整我课程原本的设计,停下来,按照学生的程度来调整我授课内容,但是我依然继续硬着头皮按照我原本的课堂计划进行。在学生对概念还不够清楚的情况下,又加了一个动手折一折,通过折痕来画菱形的过程,这使得学生在原本不清楚的基础上,更加茫然。

虽说用一场灾难来形容我的这节课,是有点夸张的。但确实这是一节让老师、学生和听课教师都感觉很难受的一节课,学生的反应不会骗人,不懂就是不懂。

虽说这一节课是失败的,但是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学情诊断的重要性,课堂内容的设计必须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来进行,脱离的真实学情的教学设计,终将会变成水中捞月,白忙一场。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要做课堂预案,如果真的出现了讲授内容不符合学生程度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调整。

这节课的问题还有许多,在我看来不是偶然,只是刚好有这么一个契机,把我平时课堂会存在的,但被我无意识忽略的问题汇总并放大了。一节课的失败,让人心生沮丧,但如果只是沮丧,不去发现问题,才真的叫人坐立难安。

沉下心来,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这节课放在这里,901班的进度到达这里后,在回来对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