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世界,从来不缺挑战者,但要有底线
引子
有个互联网基因的咖啡品牌,叫瑞幸咖啡 Luckin Coffee。上个月中旬召开了一场媒体发布会,声明要针对星巴克的垄断行为采取法律行动。然后,第二天就把星巴克告上了法庭,是以反垄断的名义。
据说,这是星巴克在国内市场二十年来的首次被告。
难道,国内连锁咖啡店品牌只有两种:一种是星巴克,另一种是其他?
选择对标者
根据星巴克官网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星巴克在中国拥有2936家门店,门店数量占全国连锁咖啡馆总数的61%。
星巴克,树大招风啊。
为了快速提高知名度或者凸显品质,行业新秀在推广自己品牌时惯用的伎俩,就是拉上老大一起说事。看来luckin也不能免俗。
但是这次的手段嘛,未免有那么一丁点下作的嫌疑。
5月15日瑞幸发布了致星巴克的公开信,希望星巴克能尽快解除所谓的排他性条款,还给行业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结果,在估计星巴克员工都还没有看到这份公开信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6日,瑞幸有关人士已经在朋友圈发布消息,声称起诉已经被法院受理并正式立案。
有专业人士称瑞幸此举为“蹭热点”&“碰瓷”。
星巴克不缺挑战者
首先表明,小编不是星巴克粉,当然也不是星巴克黑。
星巴克的领先地位,源于数十年的专注和积累,是星巴克对店面选址、装修布局、文化内涵、产品设计、品控管理、服务体验、营销细节等多方面精心运作的结果。
国内有茫茫多的连锁咖啡店品牌,costa、zoo、MAAN,太平洋、两岸、上岛,有一定知名度的至少也有十来个吧,都屈居星巴克之后。
即便他们不想、不敢或不能直接对抗星巴克,至少也会有不少品牌把星巴克当做假想敌,去学习和研究、或模仿或回避,并最终期待着赶上甚至超越星巴克。当然有些东西可能一时半会儿,甚至一辈子也学不来。
星巴克不会缺乏模仿者,更不会缺乏挑战者。
条条大路通罗马
据说瑞幸的创始人有神州租车背景。
既然是在互联网战场上经历过大风大浪打拼出来的,理应不会缺少炒作的手段,可是偏偏却选择了这样一条充满争议的道路。如果说,瑞幸此举只是为了蹭热点,而无法对星巴克构成威胁或打击,其实代价有点大。
小编认为,竞争还是应该光明正大一些。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说:
先来个简单的:写篇软文说星巴克员工天天喝瑞幸;
再来个有点难度的:用高薪挖星巴克墙角;
可以经济点的:把店开到星巴克对面,然后去星巴克门口发传单;
也可以奢侈点的:用巨额的消费补贴吸引用户;
甚至可以来个致敬前辈(星巴克)的系列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公开招募星巴克前员工、星巴克员工凭工牌免费领咖啡券、星巴克会员凭会员卡免费喝咖啡,等等。
对互联网咖啡品牌的一点点期待
星巴克都这么老了,众多互联网咖啡品牌还很年轻。
虽然说年老的有阅历和影响力,让人感觉靠谱些;但年轻的有活力和潜力,更值得期待和等待。
只是,如果可以再少一点浮夸,多一点务实;少一点阴谋诡计,多一点光明正大;互联网咖啡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