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下属的事情、情绪和意图

2025-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林畅是个小太阳
演示文稿2.jpg

《教练式领导力》读书感悟


一、知识要点

1、每当下属来反映困难时,管理者通常一上来就密集输出。然而,下属之所以来反应困难,很有可能是碰到了一些关系问题,而不是方法问题。
2、在聆听下属时,要:

(1)分清客观事实和他的主观情绪、评价;

(2)探求他的真实意图,尤其是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意图。可以继续询问:

(3)转述对方意图,确保自己的理解和对方的表达是一致的。(莫提及抱怨,引发情绪)

转述的过程,也是在引导下属继续思考,自己的真实、明确的意图。

二、感受

1、之前,当我在做咨询和培训前访谈时,总是先介绍我要干什么,我要聚焦哪些话题,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忽略了医院学员的需求和意图。

所以说,后面我再进行一对一访谈时,应该是:

2、在与医院学员对话时,当对方说到哪个概括性的问题时,比如“执行力问题”、“管理能力问题”,我也不能把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直接等同为对方将要表述的问题。

我应该用:

三、思考

1、提炼:在与人沟通时,拉齐认知的动作很重要。每个人的经历、经验不同,对同一件事、同一个词汇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就一定跟我们是一样的。任凭“知识的诅咒”发挥作用。

2、复盘&偏见:作为学习过3F聆听的人,其实我根本没有做到知行合一。我只是知道在聆听时要注意去倾听对方的事实、情绪和意图。而且,也觉得自己听到了。然而,意图不仅仅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未表达出的语言里。所以我还得能够读懂字里行间的意与势。还得能够读懂意犹未尽、言不由衷甚至是词不达意后面的意图、担心和恐惧。

3、视角:如果从下属的角度去体验,当听到上级去倾听我们、尝试着去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我们会感受到什么?

四、疑问:

1、作为上级领导,如何倾听、如何提问、如何反馈,才能更好的理解员工、指导员工?

2、当员工做的事情不如我心之所愿,我该如何委婉的提出,既能保护员工的信心、尊严,又能带着他一起做出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