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南怀瑾

2024-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修心筑本

1949年春,南怀瑾前往台湾并相继受聘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讲学。这是南怀瑾入世的开始,但初入世时,他并未引起任何人的重视。

此间,迎娶了第二任妻子杨晓薇的他有了新的孩子,孩子出生后,他们的经济状况一度非常拮据。

1955年,南怀瑾在窘困的处境下出版了《禅海蠡测》一书,可这本书出版后竟愣是一本没卖出去。

后来,南怀瑾在回忆中曾说:自己曾将此书送给身边人,却发现别人用它来包裹食物。苦心写出来的书受到如此冷遇,南怀瑾心里自然不大好受。搬到台北龙泉街后,他的日子更加艰难了。这个住所位于菜市场附近,这里常年充斥着贩夫走卒的喧嚣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南怀瑾竟长期右手执笔、左手抱幼子,双脚还要不停推着摇篮以哄住襁褓中的婴儿。谁也想不到,在这样糟糕的境况下,南怀瑾竟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本力作。

南怀瑾以为,在佛教知识极度欠缺的当时,这两本书定能被世人发现,但结果让他失望了,同第一本书一样,这两本书出版后一直被堆放在角落里很少有人购买。

“是金子终究有发光的一天”。1960年,大文豪胡适偶然间读到了南怀瑾所写的《楞严大义今释》。看到此书后,他大为赞许。不久后,南怀瑾才开始逐渐被人知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