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 原创儿童文学奇思妙想

爷爷去哪了

2019-02-28  本文已影响6人  苍桐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大山里有个小村庄,村外有条清澈的大河,妇孺老人经常在河里钓鱼抓鱼,青壮男丁在山里打猎。每到集市,村里人会把鱼和猎物拿去换各种生活物资或买上几贯钱,生活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

村东头有户人家,添了个大胖儿子,根据风俗,贱名命硬,故起名狗儿。七年后,狗儿如家人所愿,长得虎头虎脑,肉嘟嘟的。狗儿父亲要上山打猎,母亲操持家务,还要照料屋外的野果园,所以他基本是由爷爷奶奶扶养长大。只要天气好,爷爷就会带着狗儿到村外的大河上钓鱼,以补贴家用。

村民在河边钓鱼,孩童在旁边戏耍,过着桃源般的日子,好不快乐。转眼间快到冬季,为了防止大雪封山,村民三三两两结伴到集市上换取过冬用的物资。

呼呼呼的寒风夹杂着哨声吹过,鹅毛般的大雪一波接着一波,小村庄在大山里本身就显得微不足道,此时此刻似乎被大雪淹没,了无生机。第二天早上,奶奶和妈妈推开窗户,好一派白茫茫的雪景。

“我要出去玩。”狗儿在家里呆了几天,早给闷坏了,雪刚停便嚷着要出去。经过家人同意后,他蹦蹦跳跳到邻家找小虎玩耍。

早上出去还高高兴兴,晚上回来却垂头丧气。

“怎么了,狗儿,和小虎闹不愉快了?”奶奶和善地问。

“没有,他很好,好吃的一起吃,好玩的一起玩。”

“那为什么不开心?”

“他们家有好多新鲜玩意,我也想要。”

“什么新鲜玩意儿?”

“鱼……”狗儿吞吞吐吐。

“鱼?我当是什么,咱家有的是啊。”爷爷听后不屑道。

“不是的,小虎家的水缸里养了一种金色的鱼,可漂亮了,他们说不是用来吃的,而是观赏的,我们能钓上这种鱼吗?”

“狗儿,这冰天雪地的,怎么钓鱼呀?等春暖花开时让爷爷给你钓好多鱼,比小虎家的还漂亮。”奶奶安慰道。

“狗儿别胡闹,那些鱼是小虎镇上的亲戚送来的,非常名贵,咱村的河里可钓不着。”妈妈有些恼怒,“太晚了,快睡觉去。”

狗儿有些失落,闷着头走到内屋。

第二天,父亲照旧上山看能不能找点小猎物,妈妈打扫庭院,奶奶做饭,唯独不见爷爷。狗儿还小,没想太多,他要趁着天气好时尽情玩耍,直到晚饭时,爷爷才回家。如此这般连续几天,爷爷都是早出晚归,狗儿毕竟是爷爷一手带大,难免思念。这天,到了饭点仍不见爷爷回来,家人很是着急。

“爷爷去哪了,外面还下着雪呢?”

“狗儿别怕,爷爷有事耽搁了。”奶奶说。

“妈,你们先吃,我出去看看。”说完,爸爸戴上斗笠掩门而去。

风将大树吹得呼呼响,枝桠随风打在窗户上,啪啪啪。

“你到河边干什么,下着大雪,幸好摔的不重,只是擦破点皮。”狗儿迷迷糊糊听到爸爸抱怨的声音,蹑手蹑脚下了床,隔着门缝向外看。昏暗的烛光里,爷爷满脸倦容地坐在凳子上,奶奶在一旁帮忙捶腿。

“就别说了,人好着就行。”妈妈正端着热乎乎的饭菜从厨房出来,示意爸爸别再说话。

“爸,你看这大雪天的,别去了,把身子整坏了不值得。”

“不试试看怎么行?”爷爷固执地说完,饭也没吃,走到内屋睡觉了。

“爷爷究竟在做什么?”狗儿爬上床却再也睡不着,他翻来覆去决定一大早悄悄跟踪爷爷。

天刚朦朦亮,狗儿听到悄悄的掩门声,他知道是爷爷,于是一个激灵,咕噜爬起身,轻轻穿好衣服,尾随而去。

这是村外的大河,周围是崇山峻岭,白茫茫的一片,安静的连鸟儿的声音都听不到,更别说人迹了。爷爷戴着蓑衣斗笠,小心翼翼上了船,撑起船蒿驶进河中心,慢慢坐在船头,拿起鱼竿独自一人钓起鱼来。

“爷爷在钓鱼吗?这么冷的天,为什么?”狗儿站在岸边疑惑地看着。就这样一直等,等了近一柱香的时间,看到爷爷不断把鱼钩拿起,挂上鱼饵然后扔下去。

狗儿实在太冷,他等不下去,正要喊爷爷回家,突然感到肩膀被谁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奶奶,她起床看见狗儿不见了,顺着脚印寻过来。

“奶奶,爷爷为什么这时候钓鱼?”

“为了给狗儿钓金鱼啊。”

“什么?”一股暖流涌进全身,眼泪瞬间模糊了视线,狗儿对着河中心大喊:“爷爷,狗儿不要金鱼了,您快回来吧。”

正在此时,好像有鱼上钩,爷爷顾不得回应狗儿,他拼尽全力拉着鱼竿,“还挺大的。”想到这他更兴奋了,鼓起一口气,往斜上方一甩,一条灰鱼掉到甲板上,爷爷缓了口气,摘掉鱼钩将鱼放进鱼篓,也许是过于高兴,脱钩时居然把手指挂伤,鲜血瞬间咕咕咕流进鱼篓里,那大鱼闻到鲜血,竟贪婪吸食起来。

忽然,河面上红光满天,暖意浓浓,没过多久,红光慢慢收缩,止于鱼篓,爷爷前去,惊奇地发现,刚才钓上的灰鱼居然变成一条色彩鲜艳的金鱼。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