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应该先确定目标,还是先开始行动?

2019-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望云77

我们每个人,终极一生都在寻找所谓的成功,或者幸福。

芸芸众生中,能够找到的,寥寥无几,因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所以很多人就像寓言故事里的农夫,种玉米怕干旱,种棉花担心下雨,干脆什么都不种。

想要成功,应该先确定目标,还是先开始行动?

毕业10年,是什么拉开了差距?

我和可可是大学同学,她是一班班长,我是二班班长。

上大学时,每天上课下课作业考试,跟着学校的安排,随着同学的步伐,宿舍教室两点一线,只待修完学分实习结束顺利毕业。这几乎是所有大学生的生活状况。

凡事却总有例外,可可就是那个例外。

每天早上6点起床背单词,中午在教室练习翻译,晚自习继续啃书,除了偶尔节假日跟同学逛逛街,我和同学睡觉闲聊的时间里,她总是忙忙碌碌。

在我为了过六级头痛时,她已经取得高级口译证书,并且成为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英语翻译志愿者。

当我在临床忙着实习时,她已经成为新东方的一名英语老师。

当我忙着初级职称考试时,她悄悄地辞掉了新东方的工作,成为北京某知名学校高中英语教研组组长。

在我为了晋升中级职称头破血流时,她开始自己创业,成为了一名CEO。

毕业10年,我和可可之间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鸿沟。

想要成功,应该先确定目标,还是先开始行动?

由内而外,先确定目标

《礼记·中庸》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是由内而外的方法,历久弥深。

1953年,美国耶鲁大学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项有关目标的调查,研究人员问参与调查的学生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有目标吗?”

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

研究人员又问了第二个问题: "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可不可以把它写下来呢?

结果只有4%的学生清楚地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

20年后,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写下人生目标的那些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写下目标的同龄人。这4%的人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那96%的人总和。那些没有写下人生目标的96%的人,一辈子都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帮助那4%的人实现人生目标。

想要成功,应该先确定目标,还是先开始行动?

由外而内,先行动后思考

很多人说,我还没清楚,所以暂时不动。于是始终保持一动不动。

前两天听樊登读书《能力陷阱》,觉得跟我在看的《逆向管理》观点一致,一看作者是同一个人。

我们不必想明白再去做事,而是应该先做事情慢慢就会想明白。”这是两本书共同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发现,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很有美德,那他最终会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即多做好事就会变成好人。这一说法得到了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认同和证实:改变是由外而内,而非由内而外产生的。

先行动,后思考,这个颠覆认知的观点,让人们在迷茫中抓住了一根稻草。

在行动过程中发现机会

扎克伯格设计项目的最初目的,是想帮助哈佛学生根据别人的选课来确定自己的课程表。

只要用户在网页上点击一门课程,就能发现谁报名选学这门课;点击一个学生姓名,就能看到他选择的课程。
但是,扎克伯格很快发现,很多人更希望通过这个系统,来了解邻桌的美女都选了哪些课,自己也选择相同的课,以便有机会与美女搭讪。
这激发了扎克伯格的灵感:既然大家如此热衷于交友,为何不建立一个网站,让大家认识周围的同学?

于是Facebook问世了。

想要成功,应该先确定目标,还是先开始行动?

先行动,再思考,还是先思考,再出发?取决于你目前的状态。

可可早在15年前已经知道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放弃了自己的大学专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而我在人生最美好的15年里随波逐流,在迷茫中慢慢摸索方向,但也一直在努力,从一个怯生生的小护士成长为一名护士长,在专业内有了自己的小收获。

所以,如果你已经心中有数,目标明确,那就一切以目标为出发点,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坚定朝目标前进。

如果暂时迷茫,就努力把当前能做的事情做好,在前进的路上慢慢摸索方向,你的努力终有一天能见成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