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旅读书《山海经》10 | 祈雨的故事
所谓“山外有海,海外有荒”,顺着作者的落笔点,我们继续探索海外南经的世界。前面笔记我按自己喜好,对其中感兴趣的奇人、奇国、奇物做了初步梳理。
这里特别邀请巫女楚出场,继续看看这条贯穿海外南经的线,还有哪些好玩的人事物。
那一天,骄阳之下,首领端坐于前。
十六个头戴羽冠、身披羽衣的人,共同起舞,一会手拉着手,一会提臂抬手,面对烈焰烧灼的大地,忽而轻声吟诵,忽而高声喝问。
远远躲在山石后观看的小巫女楚,激动得全身颤抖。
他们的吟诵直达天听,雨,很快就会下起来了吧?
巫女楚先后游历了海外南经,记录下三个国:
一是前面所述的讙头国,会捉鱼的鸟人;
二是真正冠羽的羽民国。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简译:羽民国在它东南,国中的人脑袋很长,遍体生满羽毛。另有一种说法认为羽民国在比翼鸟东南,那里的人有着长长的面颊。
看到这,会发现这个国家与之前读到的讙头国人非常像,都有羽,应该是鸟族图腾系列。但也有不同,讙头国人有来源,有翅膀,以及适合捕鱼的尖嘴。
而羽民国人更倾向于身上有羽,长头,似乎也有着很强的鸟类特征。这是一个出于幻想的国家吗?从体貌特征看,似乎来自于想象,但也可能是与之前的厌火国一般,是来自对某种经常披着羽毛行走的史前人的客观描述。
三是号称最早夜游神的——神人二八。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 尽十六人。
简译:有个神人叫二八,他的两条手臂是连在一起的,在一片旷野中为天帝守夜。这神人在羽民国东边,那里的人有狭小的脸颊和红色的肩膀。共十六人。
这段记录,“神人二八”可以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存在:连臂的特征让他看起来十分怪异,似乎是身体发生了某种畸变,其职责则是为帝巡夜于野,可谓最早的夜游神。他的位置是处于羽民国之东,其人都长着小脸颊,肩膀是赤色的,共有十六人!
有人认为二八是数字,记录了夜游神的数量。还有的版本没有最后一句“尽十六人”,因此有人认为“二八”是神名。
“为帝司夜”,这里有个疑点,此处的“帝”指谁呢?《山海经》中提到的“帝”,一般是指“天帝”。关于“司夜”,郭璞注:“书隐夜见(现)”,也就是说“神人二八”只在夜间出现。杨慎的解释就更玄乎了一些:“南中夷方或有之,夜行逢之,土人谓之夜游神,亦不怪也”。
这三处,两处是羽人,一处是司夜的神,为什么会“恰到好处”地相继出现?脱去神话的外衣,回到远古巫盛行的世界,或者更能理解他们是谁,在做什么——这就是上面小巫女看到的场景:这里可能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羽舞仪式。
这种“连臂-接舞”的舞蹈形式,其实在先秦之前的史前时代就已经频频出现了!资料显示:连臂舞也称为圆圈舞或圈舞,是一种集体性舞蹈,舞者手拉手、臂挽臂,踏地为歌,合着节拍,动作步伐整齐一致,一起转圈共歌共舞,场面壮观感人。这种舞蹈形式传承历史久远,流传范围极广。
青海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舞蹈纹彩陶盆,出土于该省海南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属马家窑文化类型。马家窑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期的代表,距今约5300年至4000年,分布在今甘肃、青海东部的黄河上游地区。
整件彩陶呈现出一幅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景:5000多年前的某天,黄河上游的谷地,苍穹之下先民们展开双臂,热情呼唤同伴,集体踏歌起舞,可能是为了欢庆丰收、享受闲暇,也可能在进行一种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的原始宗教活动。
他们为什么要跳舞?又打扮得仿佛“鸟人”一样?答案很简单:他(她)们是巫师,正在进行羽舞仪式!
资料图以二八之舞来祈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比如:《春秋》桓五年:“秋......大雩。”《公羊传》何休注:“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
简单说就是在天大旱的时候,会举行“雩礼”来求雨,让僮子“二佾”(男女各八)即“二八”跳舞来举行求雨仪式。
当然,这只是一种参考。
对于《山海经》无处不在的巫文化,我一直很好奇——史前文明,真的有天神存在?或者外星人来临?或者只是先哲对自然世界的朴素观察和总结的规律?然则,这种力量来自哪儿呢?昨天看《道德经》似有一点端倪。
《道德经》第一章提出了核心的字“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甲骨文上看,“无”和其繁体字“無”与“舞”最早同源,同作:
描述人拿树枝围绕火堆跳舞,中间一竖似火堆的支撑,也暗指此活动联通天地。从后来分化的字面上看,“舞”底下是用脚跳舞,“無”底下改为四点,意味火已焚尽,消失了,隐含着从有到无的动态过程。
表面上看,巫者只是在蹦蹦跳跳,说一堆不知所云的话,这是看得到的“仪式感”,道家谓之“有”;但通过这种仪式,恰恰传达出一种看不见的力量,道家谓之“无”,看不见摸不着,却比“有”有着更加无法形容的神秘力量。所谓“玄而又玄”。
青旅涛哥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