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3 - 草稿
“稻菽千重泪,爱洒田畴,情留稼穑,赖先生茹苦含辛,神州从此无饥岁;
山河万里悲,功参天地,德润春秋,庇我辈安康幸福,青史终将有伟名。”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记住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
送别袁老!
感恩袁老!
这些年,我们碗里有饭,盘里有菜,钵里有汤,一日三餐营养过剩,大多数人天天嚷嚷着减肥减肥。
想想我们小时候,好多人都饿得皮包骨头,因为没粮食,没油水,三餐寡淡无味,更别说营养。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每到收玉米的时节,我们队上午掰完大坪子的包谷,我妈就叫我和妹妹去找找看有没有漏掉的。
社员们掰包谷时,小的、不饱满的,都会嫌弃不要,有时候掰得快了,也会漏掰几个,所以我们就有机会去“捡漏”。
有时候甚至能捡到几个大的,那叫一个真开心。
我们家去大坪子,一直下坡,有一陡峭处得手脚并用,得小心攀着绝壁上的“手搬窝”上下。
上上下下,每次都提心吊胆,妹妹恐高,更是心惊胆颤,尖叫连连。我得连哄带骗、连拖带拉才能把她弄着一起来回。
就在那天下午,我和妹妹刚捡到几个小小的“花花儿包谷”(指不饱满的被遗弃的小包谷),就被隔壁村的巡逻员过来一把揪住背篼,扯住背带哗啦一下倒在地下,非说是我们偷了他们队的包谷。
那个队跟我们连界,包谷也成熟了,但还没收到这里来。
天地良心,我们怎么会去偷?
偷?偷?怎么可能?!
我们被冤屈,妹妹当场吓得大哭。那人很凶,说要不是亲戚,要不是看着我们小小年纪,他一定会把我们提到大队去关黑屋!
我也气坏了,指着那人,却哭不出来。那人看我妹妹哭得没完没了,跺跺脚骂骂咧咧走了。
我们伤心地捡起来被倒掉的“癞子包谷”,顺便割了猪草背回家。
那时候,我最烦的就是那样的活儿:
队里割了黄豆,妈妈就叫我们去地里捡豆粒、豆荚,每次都有小小的收获。
队里掰了包谷,妈妈就叫我们去捡包谷,哪怕有时候空手而归。
队里搭了谷子,妈妈就叫我们去田里找谷穗,或多或少都会捡到一点点。
那时候不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实在是家里粮食欠缺,亲戚来往又多,妈妈不得不出此下策,发动我们姐弟仨年复一年去“捡漏”。
老爸那时候不是在修公路,就是修水库,长年不在家。家里的重担都落在妈妈肩膀上,不但养着猪牛鸡鸭,带着我们姐弟仨,关键是每天都要出工,挣公分来分口粮。
几张嘴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