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门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2期“门”专题活动。】
在收到短信通知的那一刻,全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一切都尘埃落定了。结果虽不理想,但还算不错,总算是有高中可读了。孩子的中考分数压线进了四星高中里的尾部中学,她为自己辛苦的初中三年生活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我的执念做了个完美的收官。
中考分流政策使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的家长心有不甘,心有不愿,为此他们为自己的孩子重金砸开一条道,开了一道门----去上私立高中,三年私立高中的学费至少二十万起步。初三上半学期,我和先生商量过,如果孩子考不上高中怎么办?高中的国际班是上不起的,私立倒是可以,但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是否值得?五年制大专会去读吗?
我和先生一致认为五年制大专不能去读,一定要读高中,即便读综合高中的职教高考班也比上五年制大专好。这并非歧视或是偏见,而是因为我家孩子的心智不成熟。我家不是早熟的孩子,心智未开,天真,懵懵懂懂,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这是我们不放心的主因。还有就是我哥哥在大专院校当老师,他建议我们不要上五年制大专,即便将来上了高中,最后也读了个大专,但也比从初中上大专的好。十五六岁的孩子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时候,这段时期没有经过正规高中的“辛苦”洗礼,以后很容易随波逐流。
一定要让孩子上高中便变成了我的执念。
我们在做打算的同时也狠抓孩子的学习。我一边督促孩子学习,一边购买网课与孩子一起学习,查找孩子学习薄弱的地方,加强练习再加以巩固。
曾以为我和先生都是本科毕业,我们孩子的智商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事实是她就是一个天资平平的孩子,再加上我的“自负”---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辅导自己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从未在外面补过课。初三下学期,孩子的成绩仍不理想时,我曾怀疑过我是否错了?我是否耽误了孩子?当初就应该跟随大流去校外补课。
时间流过就不会回头,后悔更无济于事。那就抓紧仅剩的几个月,努力复习!
所幸的是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三十年前,我上学那会儿,初中是要考的。那时还在上高中的韩寒出了一本书,名叫《三重门》,在我们学生圈里很受欢迎。依稀记得书里的内容讲的就是学业。小升初是第一道门,初升高是第二道门,高考是最后一道门。通过这三道门,你就会变成天之骄子,象牙塔里的宠儿。
现在施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升初不再考试。初升高,变成了学习生涯中的第一道门;高考成了第二道门;考研,或是考公便是第三道门。
将来,我不希望孩子考研,或是考公,也就是不参与第三道门。但我的想法只是自己的,将来如何还是以孩子的意愿为主。
孩子的第一道门有惊无险地过了,希望三年后的第二道门,我们也能顺利通过。
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