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下)丨百万大裁4-23
第二十三回 百万大裁军 许世友怒展少林拳 邓小平弹指裁百万
一、缘起
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六十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的全线进攻。
但从中越边境反击战也看出了我军的劣势所在:以十倍的炮火优势,三倍的兵力优势,中国掌握战略主动权和战役主动权,去打一个亲手教出来的小兄弟,战果却差强人意。
东线总指挥是许世友,打掉全国储蓄炮弹的一半,也没捞到一个歼灭战,许上将很不痛快,严令禁止欢迎他回广州。许世友对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率部列队欢迎大怒,用少林寺内功猛握习仲勋的手,痛得习仲勋“瘫倒”在地。
从硝烟中走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后几十年的和平环境,经过对越作战的检验,暴露出 了人民军队战斗力严重弱化的问题,引起了中央军委的严重关切。
二、“消肿”
建国后,解放军总员额由550万整编至400万。后来,为应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可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解放军逐步扩大军队规模,到70年代,总员额增加到610万左右,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
1981年,77岁的邓小平,出任中央军委主席。当年9月,邓小平观看了人民解放军在华北某地举行的军事演习。
演习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19日,邓小平检阅完部队后,他说: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条件下,军队只能走精兵之路。通过体制改革,精简编制,实行“消肿”以节省开支用于现代化装备。”
早在1975年,邓小平在整顿军队工作时,就曾指出,军队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肿、散、骄、奢、惰”五个字,而问题的解决要从“消肿”切入。从1981年到1984年,邓小平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精简掉了200多万军队员额。但是,400万的规模,依然使中国不堪重负。
当时我军机关庞大,官多兵少,官兵比例为1∶2.45。邓小平尖锐指出:“这样庞大的机关,不要说指挥打仗,跑反都跑不赢!”
1984年11月1日,就在国庆35周年阅兵一个月之后,中央军委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座谈。邓小平说:“这次阅兵国际国内反映都很好。但我说有个缺陷,就是80岁的人来检阅部队,本身就是个缺陷。这表明我们军队高层领导老化,这种状态不改变不行。裁军是个得罪人的事,还是我来得罪吧,不把矛盾交给新的中央军委主席。”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确定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移,即:把军队工作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真正转入和平建设,重点放在发展武器装备和提高人的素质。
6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正式宣布: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伸出了右手的食指,在空中点了几下。有媒体称,这一个手指,震动了一个地球!
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裁军问题上争论不休、并把军备竞赛由地面引向太空之时,国外舆论普遍认为,中国要在一年完成裁军100万,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三、“开刀”
按照中央军委部署,百万大裁军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采取先机关,后部队、院校和保障单位的顺序,自上而下地组织实施。其重点是机关和直属单位,尤其是人民解放军各总部。
中央军委所属的总参、总政、总后三总部总部机关的人员精简了一半;11个大军区精简合并为北京、沈阳、济南、兰州、成都、广州、南京等7大军区;军级以上单位裁掉31个,师、团级单位撤销4054个;不少战功卓著的主力部队也一笔勾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为国防大学;各县、市人民武装部不再归军分区管辖,改为地方建制。同时从1985年起,3年内有60万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官兵的比例达到1比3.3。
在精简整编方案正式下达之前,包括昆明军区司令员张秀将军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昆明军区不会撤销。
按照军委的初步方案,昆明军区将与成都军区合并,组成新的昆明军区。张司令员心情很坦然。这不仅因为昆明军区的班底是原二野的部队组成,而且当时昆明军区正担负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任务,处于特殊时期。
张司令员带着军区军务部长和干部部长到北京出席军委扩大会议时,公文包里甚至还带来了全套的接收成都军区方案,准备在会上与成都军区的领导具体协商。
出乎意料,军委扩大会议宣布的方案是:撤销昆明军区,其机关和部队与成都军区合并。当主管整编的副总参谋长何正文将军采纳多数人的意见,主张“成昆合并,定点成都”时,他的意见得到了邓小平的同意。
8月14日,作为二野老政委的邓小平亲自发布昆明与成都军区合并的命令。昆明军区于8月30日停止了办公。
1987年4月4日,在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徐信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简整编、裁减员额100万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军总员额由423.8万人减至32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