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宝贝,宝贝》

2018-12-21  本文已影响6人  文璃

这本《宝贝,宝贝》描写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是周国平老先生在经历中年丧女又老年得子后多年的思考与积淀,他用平凡又温暖的文字记录着女儿音序从出生到小学的成长经历,读来令人如沐春风,又令人感概万千。

这不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父亲对女儿的爱切之情,也能让众多读者以深思,或是作为父母,或是准父母,亦或是作为子女的我们,皆能从这本书当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

此书是09年完成的,周老女儿啾啾98年出生,和我们现在的年纪一般大,也就是说历经了十三年的时间,从点滴生活当中用心观察一字一字坚持记录着才得以完成的著作,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啊!不,准确的来说是爱吧!是的,爱!因为爱,因为用爱来书写的《宝贝,宝贝》。

我羡慕作者和他女儿啾啾的关系,那是朋友与朋友的关系,这样的父女关系,亲近且舒服,充满着信任。我不得不想起我的父亲,一个不苟言笑的典型的普通父亲形象,在我的印象里,他陪伴我的时间屈指可数,以至于如今回想起来,竟找不到多少抹记忆。

我也深知,因为家庭因素,父亲作为顶梁柱,任务沉重艰难,家中四个孩子,如不将时间拱手让给工作,在农村里,将大多数时间留给孩子是不现实的。这,也是大多数家庭的难处。

尽管如此,并不代表着父亲不爱亦或是不够爱我们,只不过爱的方式不一样罢了。我们身为子女,早已懂得事理,应当更加主动去贴近父母,和父母交流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我想,为了以后的自己不留遗憾吧。

周国平先生的爱女啾啾是幸福的,啾啾的个性成长是自由的,没有被某种体制所束缚,自由自在的成长,这些和她父母的开明是有巨大的关系的。

从她幼童时和父母之间的聊天当中能深深感受到她是平等的个体。周国平先生说:“我始终认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啾啾完全是被父母视为一个独立的人格来看待的,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从书中很多地方,我能够发现,作者和女儿在聊天和谈心时,是以朋友的姿态进行的。

不像许多父母,和孩子说话或者聊天的时候常以长辈的口吻去进行说教,在孩子心中不知不觉默认自己是听教者,长此以往下去,这些孩子往往是不怎么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们的人格是不完整的。

纵观现下,城市里的父母忙于事业,农村里的父母为生计奔波在外,留守儿童比比皆是。而孩童时期是需要父母陪伴的。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心理素质有些缺陷。因为少了爱滋润的缘故吧。

“我可以没有一切,不能没有你,宝贝。我不能没有一切,因为有了你,宝贝。”周国平先生如是说。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啾啾的疼爱,他对女儿十分之痴情,啾啾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毛病,每当啾啾打喷嚏,他立刻就会跑到女儿面前,轻声询问,眼里一片疼惜。

他不厌其烦地回答一个孩子似乎幼稚而无知的问题,他悉心地照顾着年幼的女儿,他温柔地安慰着哭泣着受了惊吓的宝贝,他紧张地陪伴着生病的孩子。

对周国平先生而言,女儿胜过一切!陪伴女儿成为他心甘情愿的最美好的事情。

他认为,陪伴这种简单的幸福是世界上别的享受不能比拟的,我看着书中这般痴于女儿的他,常常会不禁笑出声来,一边是因为感受到作为父亲的他从女儿身上感染到的童心,一边是因为父女俩之间充满趣味性的谈话,真是一副生动有趣的温馨画面啊!

我从中摘抄作者和女儿啾啾的一次有趣聊天:她盯着妈妈的肚子看。

我问:“啾啾以前是不是在妈妈的肚子里?”

她说是。

我问“是谁让啾啾出来的?”

她答:“爸爸。”然后转过脸来看着我,双手握紧拳头作一个揖,大声说:“谢谢爸爸!”

哈哈,看到这段话脑子里便能想象这个一岁多的孩童双手握拳的可爱模样,令人动容。

我十分赞同周国平先生说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有一个哲学家的爸爸,一个身处编辑工作的妈妈,啾啾在这样的书香气息家庭里不知不觉中深受熏陶。

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啾啾的爸爸妈妈都是做文字工作的,在耳濡目染中,她很容易对文字产生兴趣,四岁的啾啾便迷上了阅读,一二年级便能在书中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了。

这本书很多人称作为育儿经,我想也挺恰当的,这位哲学家以独特的见解,说爱的教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