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史学考研名词解释的一些想法
一、缘起
笔者跨考历史学研究生的时候曾对名词解释十分头疼,用了市面上常见的名词解释的辅导书籍,但都觉得不甚理想,不少互相重复,或者就只是较为机械地叙事一番,以繁琐的日期和事件细节填充内容,既不方便理解,也不方便记忆。另一方面,笔者自考研以来又陆陆续续地看了一点近代史方面的论文书籍等资料,产生了初步整理整理知识的打算。所以二者结合,我便打算针对一些中国近代史方面的名词解释,分享一下自己拟的答案,顺便略微作一点拓展,以期能对后来的考研历史的朋友们有些帮助。
当然,因为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实在是太过浩瀚,而我之前作为一名考生,读书又甚少,所以这里写的内容并非高大上的学术作品;但是这些内容也绝非坊间戏说,信口开河,相关的引用资料我会列在名词解释的参考资料或注释中,这是同样需要说明的。我自己写答案的引用参考书,大致上以张海鹏十卷本的《中国近代通史》为主干,然后不同的名词解释会附带一些别的书籍论文。引用的内容也许会有些“东拼西凑”的嫌疑,再加上视野所限,读的不会是什么珍籍秘本,但是若能以此给考研特别是跨考历史学的朋友们打开一点介绍的空间,那也是值得的了。
不管怎么说,这算是一次知识分享的尝试吧。个人能力所限,如果发现具体内容有误的,欢迎指正。另外如果对具体内容有疑问的,也欢迎交流讨论。
二、体例
参考读者的建议,目前我打算将名词解释的答案分这样几个部分:
1. 基本信息
这部分包括名词解释的名称、等级及定位。
名称:即名词解释的名称。
等级:这是考了它的学校的分布范围。主要按照真题的考试频率,我大致将这些名词解释分为5星:
1星是有学校(也把统考算作一个“学校”)考过,但2010年及以后未见有考过的。
2星是有1所学校在2010年及以后考过。
3星是有2所学校在2010年及以后考过。
4星是有3所学校在2010年及以后考过。
5星是有4所及以上的学校在2010年及以后考过。
考过的名单目前主要参考长孙博的名词解释书。我的统计可能会有错漏,欢迎随时指正。
定位:这部分是对名词进行大体定位的一些关键词。
2. 参考答案
这部分是我对名词自拟的答案,参考的注释会标注在下方。
3. 解析
这部分是对名词解释的补充说明,包括值得注意的地方等内容。
4. 参考资料
这部分是写相关名词解释所参考的书籍或论文。
三、我的联系方式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交流讨论的,欢迎在各篇文章下评论或者发私信给我,一同交流。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