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分数论
教育分数论
云野
没有分数如何体现教育,单纯追逐分数、教育的精确,意味着人的自主研究性即行将失去。在《觉醒年代》中,毛泽东说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发起湖南的自治运动失败后,他考察了安源煤矿的情况,知道了行动力与执行力背后的信仰,有莫大的关系。
如果要说信仰什么,那也是懵懂的,乃至是受到各种启发而综合而成的。不过,我们都离不开基本的自然规律,哪怕如何的社会化与角色化,人始终对真理的向往与好奇,甚至想理解其中规律。近来,有一高中同学互相有了微信联系,他发来了他在今日头条注册的文章链接;他的注册标识是“基础科学理论研究科普者”,其中他研究的万有理论的自然常数、数理常数,让我为之一震!这是那个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的同学能做到的吗?在追究线性代数与非线性代数的过程中,随着实际社会工作角色的磨合,我也几乎忘记了有这么一回事;若不是保留了部分观察与思考的习惯,思索一下行为逻辑背后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所以然,估计今天为之的社会科普式散文也是不值得继续唠叨着。
是的,从维度上,文章可能是讨好着浅层的读者,实际上近数百年的中国,能够纯理性数理思考者有多少,各种社会实际角色的牵引,甚至思潮涌动着哲学与科学的基底,有多少人敢于追索、追思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在社会落格与现实的磨合中,真正敢于挖掘自己的人也少,我们对着真理纯粹纯然时,必然自动上着种种呆萌,因为不谙世事,成为了民间、人间中的“白痴”。也防备着怕自己成为白痴,所以一直在民间与社会中“调查”、“回溯”。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际上,调查的结论是比较伤感的,多数人活在利益与权力的牵引中,也有人活在性别的情绪缠绕中,也有人陷于熟悉的生活组织中。能够有一点超越维度的频率思考,我相信此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会轻易掉落到日常所谓的小评价里面;事实各种小评价足以让一个人悄然的沦陷,以至于某一天还可以“懵懂”地做着他燃起的兴趣之事,而且那事可能是与经济没有直接相关的,又或者是有另外长远利益关联的。
我们对现有的认知,程序缠绕,如果没有足够的飞翔能耐,人会消弭于他认知的理论体系里面,甚至沉沦于直观分数的比较。在青少年还没完全展开他的思想之翼时,现实之评可能会醉倒了不少獾,除非真正的獾哥,醒后再有足够的强悍,立于虎狼之群而不在乎,继续“他”自行的喜好。
对于一个暂时未开智慧的少年,或者慧根相当挺好的年轻人,我主张他根据具体的问题、行动,挖到相应的体系信息点,或者按照他目前的思考方式来做一点关联的突破,如此理论结网或者是可以蔓延的。
至今以为读书找到其中的意味和乐趣,分数应该是顺便来的,不是非要努力不可才得到的;依然赞同得天性驱动使然而成,若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得到一二,说明时机还没有到位或成熟,慢慢等待与酝酿之也未尝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