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卿谈父亲----看虎爸狼妈们的得失
一直很想写写那些对孩子非常严厉的父母,也许因为自己的父亲也是非常严厉的一个人。最近重温董卿谈起她的父亲几度落泪的采访,我很想通过她的经历,看看那些年,那些虎爸狼妈们都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因父亲不在而高兴
董卿自述:父亲对她非常严厉,好像永远都不满意。甚至连多照镜子也不被允许,有时间花在照镜子还不如多看看书。
年幼的董卿最害怕的是吃饭时间,一到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唠叨,你这个怎么怎么样(不好),那个怎么怎么样(不对),她经常一边吃饭一边哭,而她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爸爸出差了,乐的手舞足蹈,总算有两天能看不见这个人了。
看到此处,我的眼眶也湿润了。仿佛看到很久很久之前那个幼小的自己。父亲不但数落我,甚至经常会动手,打断过好多装修剩下的细木条。而我甚至都想不起是为了什么。
跟父亲单独在一起时空气都像是凝滞的,不敢说不敢动,深怕动辄得咎。以至于父亲有时候得意的对母亲说:“女儿就是你在才会时不听话,跟我单独在一起很乖的。”
印象很深刻,那时母亲6:30下班,5点-6点都是我和父亲单独在一起的。父亲爱听评弹,现在每次听到评弹时我都觉得有一种阴寒感莫名的袭来。是的,我恐惧听评弹,童年的孤独冷寂害怕揉入了这种戏曲,一听便唤起了无助的情绪反应。
董卿说的最高兴的事儿就是爸爸出差,于我也是差不多的。父亲后来换了个工作,因为远,早上5点就要出门,晚上7点才回来,有时候周六还会加班。那时候真是开心,虽然没出去玩,只觉得浑身都很轻松。
现在想起来,作为父亲母亲,让孩子觉得高兴的是自己的离开,真的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狼爸虎妈的孩子们,又有多少人没有过父母不在身边就欢欣雀跃的感受呢?
仇恨
年幼的孩子们在这种高压之下,往往暗暗滋生出对父母的恨。
董卿在访谈中说,初中时她曾是学校的“文艺活跃分子”,毕业后想报考浙江艺术学校,但遭到父亲的反对。于是董卿被激怒了,接连将两只碗重重地摔在地上。结果招来父亲狂暴的拳打,董卿也不甘示弱,对父亲迎面而来的拳头进行反击。这是她有史以来,自小到大,第一次与父亲“对打”。
无独有偶,朗朗在父亲因为被他被老师“逐出师门”后疯狂的要求他自杀时也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他用拳头砸墙,想把双手骨头一根根砸碎,因为这双手是父亲最为珍视的。他大喊着,宣泄着:“我恨我的手,我恨你!我恨钢琴。如果没有钢琴,这些事都不会发生!钢琴让你发疯,让你想要杀死我!我恨这一切!”
而我自己,在15岁被父亲又一次拿棍子抽时,也压抑不住心中滋养了很久的仇恨之兽,试图从父亲手中夺下棍子。
我深深的理解董卿和朗朗。每一个生命在弱小时也许会屈服于强权的力量之下。父亲母亲既是给予孩子生命的人,也决定了孩子所有的生存资源,压抑着小孩只得屈服。然而当他们慢慢长大,生理和心理上慢慢强大起来,面对这样的压迫,当冲突再一次爆发时,就只剩下仇恨和反抗。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些虎爸狼妈在严厉的同时都非常吝惜于表达对孩子的亲近,以确保他们的权威不受侵犯。董卿的父亲一直到她上大学时,态度才有了微妙的转变。朗朗的父亲更是直言不讳从小到大没都亲过朗朗一下。
我想董卿玩笑着说出的那句“我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时,当年幼小的董卿是真的这么想的。因为父亲和女儿的互动中,已经没有了爱的流动,孩子只有感受不到爱意才会产生那样的怀疑。
成功
最终董卿成为了一名十分优秀的女性。朗朗的父亲郎国平也开始访谈中说,他的教育方式对谁都会奏效。
他们的成功归功于父亲吗?
是的!
没有父亲严格的要求,董卿作为一个美女也许早就走了偏路,也不会如此能够吃苦,坚持着一直走上春晚的舞台。
没有父亲时刻挥动的皮鞭,朗朗也可能只是一个业余的钢琴十段,或者早就放弃了钢琴。
然而还有许许多多虎爸狼妈养育下没有成功的普通人呢?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声音。
这个社会如此现实,一将功成万骨枯,只要功成,谁在乎那背后有多少血泪?
董卿成功了,朗朗成功了,于是他们的家庭教育被推崇了。有谁看到那个吃饭时每常落泪的小女孩,有谁看到那个用尽全身力气砸自己的小男孩了?没有!
和解
最终,成年后的董卿和父亲把酒言欢。朗朗也原谅了他的父亲。我也和父亲和解了。
已经成熟了的我们站在成人的角度回头看,是的,他们真心爱着他们的孩子,也许比一般人更爱,才能狠得下心。董卿是独女,朗朗是独子,我也是独女。怎么可能不爱呢?
他们只是用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爱着他们的孩子。
现在,我们懂了,和解了。但这只是成年人的互相理解,而那些永远活在心中的孩子真的释怀了吗?
好多人说,自己父母双全,却活的像个孤儿。就是因为那种生命伊始和父母双亲全心全意的信赖关系一旦中断,是无法续接,起码是无法恢复如初的。
伤痛
伤痕早就结了疤,除了那道淡淡的红印子什么也没留下。
那个内在小孩呢?那个怯生生,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受到惩罚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去了哪里?也许被关起来了吧!
董卿在访谈中说,“我不知道有一天,我有了小孩以后,会不会用这种方式对他,我很害怕,因为我本能的觉得,我会,因为我认同了我父亲的这种方式,我现在觉得,他让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
不知道她是否意识到,这种害怕重蹈覆撤,又完全认同父亲的教育方式也是伤痛的一种。
认同是因为不能否认父母的教育,这是自己的一部分,否认它等于否认自己。
害怕则是因为理智上十分明白这种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然而当同样的情景出现时,孩子就成为了父母内心的投射。
“照镜子”是不被父亲接纳的,也就同样不被自己接纳,董卿很可能在看到孩子照镜子时,重复当年父亲对她所做的一切。这就是原生家庭的轮回,也是董卿所本能害怕的部分。
我自己有时候也会在女儿顽皮时克制不住脾气。有的时候我能觉察到,发火的那个不是自己,是父亲的影子,我只是把女儿当成了当年的自己。
这,就是伤痛。伤痛,从未远离。修复需要漫长的觉醒。
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因为执着于孩子的成功,而继续行走在这条充满眼泪的路上。如果保证有朗朗或者董卿的成功,你会选择做虎妈狼爸吗?如果你选是,请记得要给孩子一个亲吻,一个拥抱,给他们留下一点值得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