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翻车事件”被推上热搜:时刻被焦虑裹挟的我们,该怎么办

2022-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木吖的小时光

身处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不相信你不焦虑。

2020年疫情出现,武汉宣布封城的时候,你一定很焦虑;

2021年的春节被迫在家待了三个多月之久,你一定很焦虑;

前段时间周围的人都在跟风争做“刘畊宏女孩”时,你低头看到自己腰上的“真皮”呼啦圈,你一定很焦虑;

就算你对前面那些都无感,那么这一次,人教版教材“翻车”事件,你还能坐得住吗?

网图,侵删

教材是10年前发行的,直到今天,才被广大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让我们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些教材的改版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存在。

10年前我刚入大学,10年后的今天,我的女儿还未正式进入九年义务教育。我和我的孩子都完美地错过了这一版教材,可是,我仍旧觉得非常焦虑。

这种焦虑,比疫情来袭更严重,比没有姣好的身材还可怕,简直让我内心狂跳,坐立不安。

因为有人说:

毁掉一个国家,只需要毁掉他们的语言。毁掉他们的语言,只需要毁掉他们的教育!

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样,我们除了会为那些实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感到焦虑,也会为来自外界的各种消息,感到焦虑。

以前有人说: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不烦。

可在这个高科技时代,信息一触即达,一部手机,就可以带你知晓天下事。还有后台大数据地精心推送,你不想知道都难。

当我们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就像发现了一个隐形炸弹,你会时刻担心,时刻忧虑,甚至恐惧,害怕这颗炸弹哪一天突然就爆炸,波及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

然后你会烦躁,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当下该做的事情,严重点儿的会失眠,掉头发,甚至会感觉到神经衰弱。

那么,时刻被焦虑裹挟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你好,焦虑分子!》刚好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书名:《你好,焦虑分子!》

作者:【法】阿兰·布拉克尼耶

作者简介:精神分析师,巴黎菲利普——伯麦尔研究中心负责人。

这本书旨在帮助我们每个人正确地了解【焦虑】和认识自己,并且可以利用【焦虑】改变自己。

一、焦虑,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情绪。

作者说:

“焦虑或不安与感觉的关系就好像疑虑与心智的关系,它是通过情感表现出来的不确定。在这个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且变化飞快的现代社会中,新兴一代的价值观已与前人迥然不同,而常常被我们简单描述为压力的焦虑,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个人,每一天,最少都有那么一刻是感觉到焦虑的。

房贷,车贷,银行卡里的余额时刻提醒你该努力奋斗;

去年的衣服和当下的小肚腩时刻提醒你:管住嘴迈开腿;

孩子需要陪伴,客户需要维护,父母需要关心,而你只想安静地躺一会儿放空自己,此刻你想要是会分身术就好了;

甚至深夜躺在床上,眼睛很累,大脑却很清醒:时间又过去了一天,我还有很多事没干呢!

……

这些都很正常,焦虑只是我们众多情绪中的一种。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了【焦虑】而【焦虑】。

作者说:

不是所有的焦虑者都能接受真正的自己,但他们对自己的状况都有自知之明。

也就是说我们是可以意识到自己当下的焦虑,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状况,接受真正的自己,接受这种情绪是属于正常情绪的一种。

二、你属于哪一种焦虑型

在《你好,焦虑分子!》里,作者将焦虑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三种,分别是创造型焦虑者、自省型焦虑者和好胜型焦虑者。

创造型焦虑者

指的是具有丰富创造力的焦虑者。在他们的眼中,现实往往都是苍白无趣的,他们总想为它涂上色彩,但现实又不遂人意。所以他们总是在忧心忡忡地期待着一个更好的世界。

贝多芬就是创造型焦虑者的代表,虽然他在音乐上有极大的造诣和成就,但是他性情胆怯,跟种种传说极力赋予他的阴郁形象相去甚远。

耳聋又是给他人生沉重的一击,将他与世人隔绝开来。

著名作家福楼拜也曾才信函里表明了自己在日常写作中体会到的痛苦,还有持续不断的不满意。

所以说,创造型焦虑者会深陷持续性失望的囹圄,不能自拔。很多诗人、画家、学者、理想主义者,还有很多世人眼中的空想主义者,都是创作型焦虑者。他们常常会害怕他人的评价,而且对自己的作品总是不满意。

自省型焦虑者

对自己和他人有着一种矛盾的看法,这种看法既正面又负面。也就是说他们喜欢事事操心,很容易陷入怀疑。

很多上班族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在办公室坐下或者正在下班回家路上的时候,突然脑海里冒出一个念头:我今天打卡了吗?

这样的念头一旦冒出来,“没打卡”的念头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你一直为此忧心忡忡。如果走得不是很远,甚至会选择掉头返回打卡机旁,再打一次卡,以确保自己不会缺勤。

自省型焦虑者对待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总是想亲力亲为,并且始终抱有怀疑。如果不是十分确定,他们总是会有悲观的态度,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让自己安心的确定性。

法国作家蒙田也是自省型焦虑者的典范。他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自己的著作,都没有太大的信心。

自省型焦虑者始终都摆脱不了怀疑的纠缠。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对待生活的轻盈姿态。

好胜型焦虑者

好胜型焦虑者也深受焦虑之苦,但是他们懂得抑制它、用行动去逃避它,甚至将其“躯体化”,来进行有效的防御。

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正面,但是往往会将他人当作对手,因此对他人的看法多少会带点敌意。他们有种“希望博得所有人认可和喜好”的强烈需求。

好胜型焦虑者对成功的渴求是非常之大的,他们从不会向懒惰和“无所事事”举起白旗。累了,就多吃几粒维生素,多喝几杯咖啡,他们绝不允许自己放弃和妥协。

这一类焦虑者更容易成为社会成功者,但是他们相对于其他人,也缺少了对现下生活的享受和内心的平静,因为他们的欲求永远难以填满。

这三种类型的焦虑者都有很明显的特征,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年龄段里,也是会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焦虑的。

三、缓解焦虑,让焦虑为我所用

作者在书中提到,焦虑也是有好坏之分的。

【好的焦虑】能让人随机应变,让机体在面对危险的同时,努力地去应对和抵御这种危险。

就比如说开篇提到的“人教版教材翻车事件”,一开始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是愤怒的,但是愤怒之余,我们是不是该去想想,现况已经是这样,我们自身,作为孩子的家长,能够去做些什么?

10年的跨度才被大众发现,是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孩子的教育,更多地放在了盲目地鸡娃、上各种兴趣班上,而忽略了对最基本的教材的审视?

作为家长,我们理应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是该更多关注一下自身,该如何去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的“性启蒙”?

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所以,这类比较敏感又特别重要的事情,我想每个家庭理应有自己特有的方式。

如果通过这次事件,让我们反思出了结果,并且决定去执行,那么我觉得,其实这是一种【好的焦虑】。

如果我们只是看着这件事在网络上不断地发酵,跟着网友一起拼命宣泄我们的愤怒,指望着新的教材改版,然后依然一边愤怒一边忧心忡忡,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这就是【坏的焦虑】。

作者在本书里也提到了缓解焦虑的方式:

1、 从自身来说,可以补个觉,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让自己做一些感觉轻松愉悦的事情。

2、 从外界来说,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比如和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倾诉,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3、 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焦虑产生的原因,是成长环境的影响,还是突遭事故,或者是来自周边人士地不断渲染?认清焦虑的来源,看清自己对待焦虑的态度,积极转化。

结语

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在《手稿》里说:

“令人心神不宁的并非种种事件,而是人们对这些事件形成的想法。”

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沦于绵绵不断的焦虑之中,无法自拔。

《你好,焦虑分子!》的书封上有一句话:

“焦虑有一副多变的面孔,我们可以令其成为盟友而非死敌。”

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