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伤有多深——读张爱玲《茉莉香片》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24期“生”专题活动。】
初看到《茉莉香片》这个标题,我以为是个甜甜的爱情故事,哪知从头读到尾,字里行间弥漫的都是苦,正如文章开篇写的:“我给您沏的这一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说给您听的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不得不说,文章的开头就非常准确地定了整篇小说的基调,怎一个苦字了得!
《茉莉香片》讲述的是青年学生聂传庆的内心挣扎和悲剧性的命运。传庆自幼丧母,从小遭受父亲和后母的虐待,性格孤僻且自卑。大学期间言丹朱是他唯一交往的同学,言丹朱的父亲言子夜是他们的老师。传庆无意发现言子夜是他母亲的初恋情人,这一发现让他心理扭曲,最终在一次冲突中殴打了言丹朱。小说通过聂传庆的故事,反应了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聂传庆四岁就没了母亲,这个年龄正是孩子抱着母亲撒娇、围着母亲不舍得撒手的时候,而传庆却只能看着别的孩子享受这份温暖,正如歌里唱的“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没了母亲的传庆从小就过得很苦,这是无疑的。关于母亲冯碧落,他只是从照片上认识的;关于母亲的事儿,他只能从母亲的陪嫁女刘妈那儿了解一些。母亲曾渴望进学校读书,在冯家那样守旧的人家,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她的表妹们请了一个远房亲戚补课,这个人就是言子夜。母亲见过言子夜几次(没有单独谈话),言家托人说亲被拒绝了,母亲设法暗示子夜再托人跟她父母沟通,可子夜不愿意,并表示他要出国留学,母亲无法跟他私奔,不久就嫁给了聂传庆的父亲。也许是没有嫁给中意的人,也许是婚后生活的不如意,母亲在传庆四岁时就去世了。
传庆的父亲聂介臣,婚后知道妻子以前的“恋情”后,觉得妻子虽然嫁给他了心里却藏着别人,男人可怕的占有欲让他对此甚为不满,他恨妻子,妻子在传庆四岁时去世后,他就迁怒于传庆。他对传庆完全没有父亲对儿子的爱,语言粗俗,动辄打骂,文中开头提到“他的耳朵有点聋,是给他父亲打的”,可见传庆从未享受过父爱,父亲对他真的很刻薄。常言道“宁要讨饭娘,勿要做官爹”,传庆的娘没了,对他父亲并没有任何影响,他父亲转眼就娶了别的女人,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可对传庆来说,娘没了,爹又不疼他,他的世界只剩下黑暗——无边的黑暗。
在这样原生家庭长大的传庆,不仅外表有些老态,骨瘦如柴,而且性格孤僻且自卑,他没有朋友,跟任何人都不交往,连回家了也躲在自己房间。言丹朱大概是看他老实又是从上海来的,就主动跟他交往,把秘密也告诉他。对此,传庆内心是抵触的,可言丹朱还是一如既往地找他。
在两人一同坐公汽时,传庆得知言丹朱的爸爸是言子夜,这个名字他有些模糊的印象,回到家他想起了这个名字他见过,然后把刘妈的话拼凑在一起,就知道了言子夜是他母亲的初恋情人。从此,他上言子夜的课心里乱极了,他想象了很多个如果:如果母亲跟言子夜结婚,那他就是言子夜的儿子,那他一定比言丹朱更优秀。传庆上课分心,成绩自然不好,在言子夜的课上,言子夜点他回答问题,结果他不会,言子夜批评了他,他大哭了一场,惹得同学们又嘲笑他。当天晚上的圣诞舞会,他去了,但他只是在山从中漫无目的地走着。舞会结束时,言丹朱发现了传庆,叫传庆送她回家,两人往山巅走去,期间两人有大段交流,说到最后言丹朱才知道传庆爱她,爱得很深,但是言丹朱并不爱传庆,自然就拒绝了他,此举惹怒了传庆,气急败坏之下传庆对着言丹朱一顿毒打,以此发泄爱而不得的怒气。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影响非常巨大,有爱有温暖的家庭可以培养出自信勇敢的孩子,而被忽视打压的孩子,很容易自卑怯懦,就像传庆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