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青春

做个独立思考的女儿

2016-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刘老邪不放屁

文/一只珂子

偷偷准备了寒假去杭州的义工基金会实习,简历投了,也通过了,还在想着怎么跟母亲大人开口,纠结的要命。

做个独立思考的女儿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不想做一个让父母失望的坏孩子

可能大部分年轻人跟父母的观点想左。像我,同样不是对口专业,比起基金会的实习,暑假准备教师资格考试才应该是正事儿。我妈一直期望着自己姑娘能考进事业单位,不论是考公务员还是教师,稳定是一个女孩子最好的归宿一直是韩女士的至上真理。

可现在,大学生对考公并不是那么热衷,好像考公就是降低了自己的追求似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宏图壮志。可兜兜转转,毕业以后还是有很多姑娘会选择这条路。生活艰难这个现实面前,安稳的工作让姑娘们当初的拒绝不再那么坚定。哪怕是不那么饥饿的人,面对一桌满汉全席也还是会有垂涎三尺的诱惑。

我不是对编制工作无感,对喜欢小生活的我来说,安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可是体制内的安稳跟追求的独立本身就是对立的。我想到的最贴切的形容词就是“老化”

没有先行投入的安稳是提前老化

嗯,它会老化我。因为在获得安稳之前,我并没有实际的先行投入,就直接切入了一个安逸的状态。而且这个档口我还不敢说会做什么选择,所以可能没底气去说服什么,毕竟经济上不能完全脱离父母,但是只要有方向,我想结果应该不会太坏。

做个独立思考的女儿

我一直把30岁当做女人的一生的一个切分点,30岁之前是不受牵绊,完全自由,属于自己掌控的人生。所以当做出什么备受争议的抉择时,我会把30岁作为一个标杆来考虑,30再回头看时,第一会不会有遗憾,第二,对我是否还那么重要。这样想来,心里自然就有了答案。

前几天在看乌合之众,里面讲到一个观点:“社会关系有一种缩小效应”。实际上,在所有的社会关系的人脉联系中,比较传统使用的方法是,用我们所谓的人脉安排的时候,都是用自己能够得着的第一级,我们的直属朋友。

父母也是,他们的第一级就是所能够得着的下一级。用父母的资源,后辈只会慢慢的抽手,抽到最后就没用了。而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如何扩大自己的资源才是最需要掌握的。最直接的方式,一定是先行投入。

所以从大学四年到毕业后三至五年内,我们需要的一定是先行投入,而且通常如果你能合群,把玩儿玩儿出意义,把工作做出乐趣,人们就会与你进行最低限度的交易与合作。

先行投入是需要有支付的,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教育中,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去做公益,不论是教育体制还是社区体制中都很多有相关服务。这真的是要孩子以后去做个全职公益人吗?不是的,那些孩子后来多半没有专职做公益,但是公益让他们懂得了先行投入,先行投入就是能让建立自己独立的社会关系。

比如,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你能迅速适应并且能够主动去关心别人。当然,这是人们能付出的最基本的资源。

这就产生了一个特点,你把自己的资源给别人的时候,对方会用很低的成本把自己的资源回报给你,所以,当人们现行给予的时候,就会得到很多帮助。学会这个简单的道理,就能让我们从学校向社会职场的过渡实现的能更容易些。

这些文字不是鸡汤,纯粹是记录一个即将步入大三的大三狗的真实想法,最主要的还是安抚一下韩女士。暑假在家呆了不到两天就牵着行李出来去做一些韩女士认为不干正事一点实用都没有但却对我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不开心了。

我知道,我懂,我也想有个好的未来。我们太爱彼此了,父母与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我们更爱彼此,所以关于未来这个话题,总是很难达到真正的和谐,也许我们经历的他们都经历过,担心我们不谙世事,走了弯路,错了归宿。但是又不善表达,有时沟通词不达意又伤了心。

有句话说得好,因爱而生的问题,那就用爱来解决。

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独立的个体支配自己的人生,希望父母信任我们可以负责自己的决定,没准我们毕业后,我们的能力能够撑得起自己的野心,面对复杂的社会。。

这文字写给跟我有同样处境的同龄人们,每次我嫌我妈啰嗦,都这么大的人了心中当然有数,她都会说,我怎么还觉得你是个孩子。

嗯,天下父母都是这样的吧。觉得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个孩子。即使这样,也应该做个学会独立思考的孩子。

做个独立思考的女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