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出应用号了,后期APP该何去何从
刚才被朋友圈刷屏了,内容是什么呢?微信推出应用号了,APP要洗牌了。
何为应用号?目前微信官方管应用号叫“小程序”,这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他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提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
应用号一出,最大的价值实现是微信用户群数据,如果微信还弄个推荐应用号给到对应属性的用户,来变现,收取CPC的费用,相信很多中小创业 用户都很乐意给钱微信做广告。
关于H5和APP之争,有很多因素决定了这几年H5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其中有一点是H5并不能一次开发多处使用,而是要面临不同浏览器和APP平台更多兼容性挑战。比如过去微信就不能支持很多的特性,所以才有了“小程序”。
几年前,当微信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时,我就认为微信的平台可能会给H5一个独特的发展机会:所有H5以微信的接口为标准开发,浏览器逐步向微信标准靠拢,最终实现一次开发,多处使用的目标。
今天来看,“小程序”虽然来得晚了,但是毕竟还是来了。H5产品的标准化运行环境有望出现,微信里H5产品质量也会大大的提高,这是可以预见的。
这个话题估计是大家现在最关心的。但,我现在的答案可能会让大家失望了。
H5和APP的产品定位本身已经很清晰了,目前来看并不会因为小程序而有巨大的改变。
以iPhone为例,现有的格局下,APP产品通过AppStore的榜单、搜索以及社交产品、广告平台等方式被用户发现、下载、安装。而H5产品主要靠域名+社交平台被用户消费。
这里可以看到,APP获取一个用户的门槛是高的,但高门槛带来的好处是,用户的二次消费门槛低了。而H5虽然首次消费门槛低,但却遇到了后续消费门槛无法降低的问题。而这方面正好是APP的优势。
事实上,目前为止,APP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规模总体还是高于公众号很多的。不要因为微信活跃度高,而认为公众号或者“小应用”的活跃度就会高了。如果这么类比,“小应用”和微信活跃度的关系,应该对应APP和手机活跃度的关系上了。显然这不是合理的数据分析方式。
很多人不记得其实百度在二年前曾经做过类似的产品叫做直达号,但是产品没有成功,被百度自己饿死了。
直达号的惨淡对比现在小程序的期待和火爆,原因在哪里?
第一:用户基数,百度的使用人数多,但是转换APP的使用人数就很少,和微信的用户对比真的太少了
第二:用户定位。现在微信对用户的属性有了基本定位,基于社交的个人身份证。属性明确,满足市场APP的要求
第三:大环境影响,14年的时候APP市场不如现在火爆,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多的APP,而且现在H5也越来越成熟。
那么回到主题:有了应用号,APP该何去何从?
对于生活服务类的以及互联网行业创业者来说,应用号这样可以降低很大的一块开发成本,而且面对的用户基数更大。
对于一些大型的APP,应用号目前还是不能取代的,毕竟要求的更为精细
所以不管是APP开发的还是推广运营的,这个是一个好事,所以不需要担心有了应用号,就被KO了。
�����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