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世上少有知音知鸿章

2017-09-12  本文已影响27人  閒畔落花

作者微博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那年他刚及弱冠,意气风发,自庐州入京,欲以金榜龙门。

少年聪慧,他名声大躁,于帝都中游刃有余。

又投曾文正门下,毕生习得经世致用之学。

半生戎马,湘军中展露头角,组建淮军,南灭洪贼,北平捻寇。

淮军,也成为此后近半个世纪,整个帝国最后的希望。

兴洋务,建海军,官拜太宰。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

曾几何时,三十年内患渐平,外无强侮,满清殖民者自诩“同光中兴”。

揽远东最强舰队北洋海军,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

甲午一役,方知半生辛劳,皆付东流,不若纸糊宫殿,徒有其表罢了。

纵有强国之志,雄图之心,殊不知身后的帝国,早已腐朽破落、摇摇欲坠,况他一世自叙尽忠,不知其身为汉人乎。

若目睹身后十年之事,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而竟至皇族内阁,汉官架空,更有何想。

历史并非没有选择,当年义和拳匪作乱之时,慈禧竟对十一国之列强宣战,八国联军趁机侵华。

他苦谏不从,遂与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自与诸国签约《东南互保》,力保东南半壁江山。

适时,两广、湖广、两江、山东四大总督寄巡抚拒不执行满清政府关于对洋人开战的诏命,半疆国土和中国经济命脉所在的东南抗诏令清庭颜面扫地,其虚弱暴露无疑。

他拿着慈禧的圣旨,直接大呼:

此乱命也,系伪诏,粤拒不奉诏。

湖广总督张之洞更是直接骂起慈禧:

这老寡妇要骇她一下!

甚至建议:若北京不保,力推李鸿章为中国总统,以主大局。

就连孙文和梁启超都来劝他,策动两广独立,挥军北上,共拥为总统。

若从之,不失为中国华盛顿矣。

终究是诗书礼义、忠君爱国啊。

七十多岁的老人,毅然羊入虎口,去北京同洋人谈判,去收拾慈禧等人惹下的拦摊子。

少时读史,甚是疑惑,为何八国联军北京都攻入了,怎么没就瓜分了中国,沦为列强殖民地呢。

难道是因那几十万乌合之众,拿着尿桶就敢冲上去杀洋人,却数万也打不下小小使领馆,在洋人进京后一哄而散的义和团?

后人斯言,无李少荃,中华早已瓜分殆尽。

也无怪慈禧要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了,八个打一个,帝都都没了,竟然没割地,她怕是怎么也没料到。

以夷制夷,都说机关算尽,到头来,又得到了什么呢,于民于国于己,黄粱一梦。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临终此诗,他是想到什么呢,无人而知。

翻卷而至,似乎见到当年,他便访欧洲,所

有人都对他盛情以赞,这一生,怕是理解自己的,却都是外人敌人吧。

回国的时候更换船只,得知过渡的是日本船,那已是甲午后事,风烛残年的老人竟死不上船,最后在两船之间搭起一块木板,颤颤悠悠走了过去。

李鸿章,与俾斯麦、格兰特并为19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梁任公为其作传曰:

惜鸿章之识,悲鸿章之遇。

作者微博

世上少有知音知鸿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