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草》作者: [日] 夏目漱石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叶,日本刚经历了明治维新,对资本主义文化的 崇拜使社会上流行起“思想解放”的口号 ,也应运而生了一群思想先进的青年。狷傲浮华的外交官女儿、开明乐观的“行动家”、偏执虚荣的诗人……在错综复杂的情感与利益纠葛中,三对青年男女因其迥异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迎来了各自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结局……
夏目漱石以深厚汉学功底为基,精雕细琢、字字珠玑,对当时日本社会流行的所谓“自我解放”痛施针砭,无情地揭开了知识分子灵魂的阴暗面,是夏目文学中的“我执”主题最深刻的展现。《虞美人草》不仅是夏目文学中的异色之作,在日本文学史上也绝无仅有。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
なつめ そうせき 1867-1916
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人,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在日本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夏目能写宗近一家真是太好了,小野能被漱石写出来真是太好了。正如豆友所说,漱石的书里好像都有这样一个游移不定的可以被称作软弱无力的角色,被过去的阴影所纠缠着。而小野大概是夏目写得最直白不留情面的一个,简直是拿刀劈下去,尽管落ち叶は遥か,人知れず消えてゆくかしら,纵然过去一切也都朦朦胧胧,甚至昏暗如水底下的海藻。似风般不安地俳徊,长着杰纳斯的脸的小野到最后的—将活着的过去安静地嵌在死亡的过去中—必须决断之时竟真的(根本上亦绝不是受宗近的劝导影响)无法斩断那条用尽一切代价逃离的、惨淡且“细得即将断掉的缘分细丝”。这样,再来回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解决的事几乎是不存在的。事情一旦发生了,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只是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使自己和别人都捉摸不透罢了”时,也能有许些侥幸而无用的安慰了吧。
# 炫奇手法代表作。目前来看并未觉得累赘刻意,到还是挺享受那些辞藻,个人感觉众多排比暗喻翻译过来还是会失去少许韵味吧。夏目漱石的几部作品看了,感受比较深的是几个男主人公跟我现在的境况很像,无所事事的。最后结尾有点夸张,太简单粗暴,稍微铺陈一点,分割一下应该会更符合小说意味,可读性也更好吧。
贰:
20世纪初,在日本的东京有这样三位年轻人:哲学专业毕业,厌世疾俗,不想工作,靠外交官父亲的家产生活的甲野,性格开朗,幽默乐观,大学毕业后参加外交官考试落榜,又参加了第二次考试的宗近,还有才华横溢,正在做博士论文,但贪慕虚荣和浮华的诗人小野。这三个年轻人彼此熟识,甲野和宗近是远房亲戚,两人在旅行中成为知心朋友。小野是甲野和宗近的学友,也是甲野同父异母的妹妹藤尾的家庭教师。宗近也有个妹妹叫糸子,天真温婉,善解人意,钟情于甲野。小野是个孤儿,京都的孤堂先生看他可怜,曾资助他上了中学,并且将他与自己的女儿小夜子订了终身……夏目漱石的名作《虞美人草》正是围绕着这三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展开的。虽然书中人物情感错综复杂并涉及到个人利益,但是小说的故事性并不强,情节弱化不曲折,作者的重点在于表现三对青年男女迥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状态以及各自走向的人生结局,由此达到作者批判社会,教化人心的写作目的。
夏目漱石在《虞美人草》中的文字是多么精雕细琢,比喻、象征、对称等修辞技巧的应用是多么精妙,对于民俗、景物与环境的描写又是多么到位与风雅……这些对本书的赞美与肯定方面已经有不少人写了,在此我不想再重复,而是想从书中几个女性人物的性格、地位、心路历程以及最后结局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书中除了糸子之外,我认为其他女性——藤尾、藤尾的母亲、小夜子的生活都是极悲惨,令人同情的。虽然作者极力描写藤尾是个克莉奥佩特拉式的妖冶女人,容貌美丽、学识出众、谈吐优雅但虚荣骄傲,以自我为中心,最大的快乐就是让男人为自己着迷,一门心思地琢磨着如何拴住男人的心,如何靠手腕赢得男人的爱,最后的结局是得知诗人小野其实只是贪图她的财产和美貌,甚至他早就有了未婚妻这一真相而自杀。但我还是无法讨厌她,只觉得她是个看错了人,错爱了人渣的年轻女孩。
她处在一个传统和现代交织又分裂的时代洪流中,她一只左脚踩在现代中,另一只右脚却困在传统中。她虽是外交官的女儿,受到了先进的西方教育,践行自由恋爱,没有服从父命,喜欢和追求自己认为才华横溢,前途有为的穷小子诗人小野。看起来她是一位现代女性,但是她本质上还是一位传统女性,受困于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枷锁。物质上她依傍于父亲的遗产过活,精神上她依傍于年轻男子对自己的迷恋。自我价值感的确立始终在男人身上,男人迷恋我,我就有价值,我就快乐;男人不迷恋我,我就没价值,我就痛苦。对同性姐妹又缺乏结盟精神,只知道嫉妒与比较。女性主义除了争取女人跟男人有一样的出生权、受教育权、就业权……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女人做到不把男女关系放在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女人和女人之间的情谊。假如藤尾不仅懂得欣赏男人写的诗,还能自己写诗卖钱,她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和收入,还能和小夜子、糸子在一起彼此支持,那她一定不会自杀,而是活得幸福快乐。
藤尾的母亲在书中被称为“谜”一样的女人,因她非常惊于算计,做事情喜欢玩心机,讲话总是云里雾里,永远让人无法确定她真实的心思意念,计划与行动。她为了获得丈夫的遗产,剥夺非亲生子甲野的继承权,一方面说为了甲野的身体健康劝其出门旅行,另一方面趁甲野不在家,操纵女儿笼络小野的心,企图通过小野入赘保证自己安度晚年。这个老女人在算计中蹉跎岁月,经常把自己搞得头痛疲惫,连豪宅中的美景都无心无暇欣赏,最后计划破败,痛失女儿,向甲野道歉:都是我的错,我会想方设法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她所有行为的动机只是为了让自己生存,因为丈夫死了,财产也没她的份,自身利益无法获得保障,她不能靠自己,只能靠子女而活。何其可悲!
小夜子最后没有和小野退婚,还是在一起了。但她的未婚夫小野是个八面玲珑的势利小人,受东京的“文明开化”的熏陶,急功近利,为了目标可以耍各种手段。为了攀上富家女,少奋斗几十年,挖空心思极力迎合和讨好女人的欢心。现在一个“藤尾”自杀了,但是往后他极可能会遇见其他的“藤尾”(我并不觉得小野应该被狠狠批判,他深深受制于物质的无奈,其所作所为可以理解)。与这样的男人结婚,小夜子会幸福吗?小夜子自己是一个被父亲教育得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女性,贤惠克制,矜持乖巧,感觉未婚夫变心了也不敢去问一声,被人提出退婚也只知道躲起来默默哭泣,连一句抗争的话都没有,甚至还被生气的父亲甩上一句:真是不该生女儿啊!连身为女性本身都是错的,都被人否定,何其不幸!
私以为,在这样一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女性缺乏个人命运与价值的主体性特征,缺乏现代女性自我的独立性,女人不能为自己的幸福做主是书中女性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虞美人草》被视作夏目漱石个人文学生涯中的承启之作,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极高。作者借小说创作批判二十世纪初期刚从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日本,批判人的自然特性被时代思潮冲刷得越来越少,抨击现代文明的思想对传统的冲击,希望唤醒青年人重视传统的道德修养,追求道义与表里如一的真诚。但是我从中看到的是既不传统也不够现代文明,重道义的好传统被破坏了,没有被认真承袭下来,男女不平等的坏传统的毒瘤也未摘除,男女两性地位依然严重不平等,女人必须依附男人而活,女人不能主宰个人命运,女性的个人权益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女人争取独立与平等的道路还无比漫长。
最近身边有几个朋友看到我在读这本书,告诉我:现在谁还看难懂的文学啊,大家都在看简短、通俗,能够快速阅读的轻松文字。是不是有点讽刺?夏目漱石在一百年前就批判“文明”的急功近利,但是今天这批判的声音大家却是无法听见了,因为我们愈加“文明”,愈加快,快得都没时间听他批判了。
叁:
“我执”,本为佛教用语,指执着于自我,以身为实体的观点,佛教视之为烦恼之源。《虞美人草》正是“我执”的体现。虽然小说是以几个年轻人的爱情为主线,但是并不表现单纯的爱情,作者利用大量的修辞比喻,精美的语句写出了“我执”。
《虞美人草》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本书主要描写了小野、小夜子、藤尾、宗近之间的微妙爱情,还讲述着甲野与藤尾、继母的家产斗争。从语言上说,作者的文笔堪称精美、绝妙。个人很喜欢他的写法,在不知不觉的比喻中写出人物的个性,侧面表达“我执”的观点。
书中的开篇讲述了两位男主公甲野和宗近去睿山,我刚开始只是觉得是单纯的一次旅行,但是作者其实在暗示宗近和甲野的人生观。作者说,“下得山来,一踏入近江平野便是宗近的世界;而在既高又暗、难见天日的地方远眺遥可不及的明媚春日世间,则是甲野的世界”,这正如他们的人生,宗近一生平坦、顺利,思想开阔;而甲野的人生陷在他继母和妹妹的家产争斗中,尽管他没有去争,但是也一直陷在无比的深渊中。
书中的第三位男主人公是小野,他是私生子,父亲死后,他无家可归,在外饱尝艰辛,最后投靠于孤堂先生。作者把小野比喻成藻草,“水底藻草在黑暗中漂荡,并不知白帆竞渡的岸边阳光灿烂。…既然命运令其在黑暗中生长,藻草便在黑暗中生长,命运令其朝夕摆动,藻草便朝夕摆动。”
小野与藤尾、小夜子的爱情,个人认为是书中的高潮部分,它不仅是爱情,还涉及到复杂的家庭、社会、人格的关系。小野,“我执”的最大表现者,一个只爱自己的人,执着于自我,他爱的不是藤尾的人,而是她的权财,他想拥有权力。他没有遵守约定于小夜子,失掉了他的人格,当一切事实真相揭开的时候,藤尾也为她的“我执”,做出了悲惨的选择。反看宗近,他爱藤尾,却最终放弃,他没有执着于自我,后退一步倒是得到整片天空。同样,甲野,一个不幸的财产继承者,在继母与妹妹的咄咄逼人下,退出反而得到的更多。
当《虞美人草》读完时,在脑中浮现的并不是“爱情”,而是“我执”。在当今的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我执”,包括我。执着于自己,看不到别人,听不到别人。其实,我们属于社会,属于家庭,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看到家人,看到责任。人活着,不是单单只为了自己,为了“我执”,而是为了我们爱的人,为了社会而活着。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自觉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