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的孤岛与执照
陆续有企业向员工发布公告,为员工买华为手机提供补贴、禁止和惩罚员工使用苹果手机。有人叫好,有人发笑;有人大概会察觉到这其中的逻辑颇有些混乱,以及有些不合情理。但,事实上这恰好反映了当下许多资本家普遍的素质水平。
如果说此事还有一个大时代背景,不可妄下结论;那么日常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或听说过一些老板资本家常常堂而皇之地做出一些逻辑经不起推敲、违返人情常理的霸道决定。为什么会这样?两个原因:
第一,资本家的刚愎自用源自于他们的无知,他们真的不知道这样的举措会惹来争议,也不知道原来员工并非他们的包衣;第二,他们潜意识里想用惠而不费的方式为自己买一张道德执照。前者是蠢,后者是坏。
很多人认为资本家能够成功必有过人的智商和见识。事实不然,首先很多资本家的成功大多有很大的偶然和运气成分,或者是基于某些人脉资源;即使不是,但成功后,身边的人一是捧二是怕,不敢发表反对意见不敢说负责消息,只揣测他的意思顺着他的意思来说话做事;时间久后,他们便以为自己果真是文成武德从不犯错,说什么做什么都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奉承。不知不觉间便成了一个孤岛。
据说,袁世凯称帝时,身边的人特地为他度身量造一份假报纸,上面尽是歌颂他的假新闻。许多资本家的情形大抵相似。于是,他们就听不见看不见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在说什么,并且觉得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会叫好并且照着做。当他做出一个可笑而荒谬的决定时,身边的人不会也不敢提醒不敢阻止,要么曲意附和要么默默执行。他们的错觉也会逐渐加深,认为有权控制公司员工工作生活里的一切。当这些决定传出孤岛以外,便成了笑话一个。如果有一天,有个什么企业的老板出个通知,要求企业员工响应国家生二胎的政策,要在某个吉时里按某个体位行房,并且要拍照证明;这也不会是什么天方夜谭。
此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老板资本家除了需要智力上的自信外,还需要给自己道德上的自信(优越感)。智力上的自信,身边人的怕与捧让他们觉得是满满;道德上的自信(优越感),为什么也要有,从哪里找呢?
为什么要有道德上的自信?心理学上有一个“道德执照效应”,是指当一个觉得自己做了好事站在了道德制高点,那么,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有一张证明,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不会做不道德的事,自己做的事都不会是不道德的,好让自己心安理得地做些不太道德高尚的事。这也是一些老板资本家喜欢宣扬自己信佛还时不时搞个放生活动的原因。你看,虽然我让员工经常加班不给他们加班费、不给他们上社保、卖的产品有点小问题在合同搞了点小手脚、骚扰女员工爱讲黄色笑话,但我还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好人。
而,是最高的道德制高点,在当下,还有比“爱国”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