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范仲淹的故事》有感

2017-12-28  本文已影响40人  清越儿

我刚才看了华平老师的课例,感受颇深:

一是刚才的一个多小时,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全都沉浸在课例的精彩之中。

二是 昨晚一直加班,该死的学校工作,让我错过了这么重要的学习。

三是 我非常喜欢华平老师的课。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的味儿,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的样儿。语文课是怎样的味儿?语文课是怎样的样儿?正道语文正在给我们做示范,引领我们走上语文的道。

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我们对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精神领会是很肤浅的。许多老师会认为语文课上的花哨,画一画,听听音乐,煽动学生感情使其落泪,多媒体课件的满天飞,以为语文课就跟上了潮流。语文课的潮流是什么?我觉得首先语文应该走在语文的路上再去创新。没有走在语文的道上,怎么谈得上语文?

文字不是干巴巴的文字,文字肯定承载了内容。可我们看到很多的语文课,只是关注表达了什么内容,很少引导学生去思考是怎样表达的。华平老师的这节课,学生不仅知道范仲淹坚定的志向,而且还学会了怎样安排材料,选取事例来表达范仲淹的志向远大。其中的教学设计看似平淡,实则用心。学生在“可不可以颠倒顺序”“可不可以减少一个”这样的学习活动中,真真实实地发生了学习。

文本解读既深入又到位,才有这样的教学内容。课堂上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华平老师功力深厚啊!

四是观课例,看点评,谈看法,正道语文的学习方式,让我收获多多,明白怎么做,还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是语音而是文字输入,在输入的过程中其实是内化的过程。我喜欢这样有效的学习。

五是以后不管有什么的工作,一定不错过这样的精彩。

语文语文,姓“语”名“文”。华平老师、 正道语文给了我们最好的内涵。

五点四十到八点,这个早晨,真不一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