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简单连贯的中国史(第4期)

2018-05-26  本文已影响180人  460c4d47e0f1

本系列文章,为读者系统地讲述【“三皇五帝”夏商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段的中国历史】,适合不太熟悉历史的读者阅读,便于读者快速连贯地了解中国历史。(开始章节内容相对较少,后面章节内容逐渐丰富)

第三章 文明的崛起

第3-1节 屹立东方——大秦帝国

公元前221上,秦国灭掉了所有割据政权,统一了华夏天下。秦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接下来的事就是刚刚安定的天下,该如何管理。当所有贵族与功臣都在等待秦王嬴政大封诸侯的时候,大臣李斯看出了秦王的内心想法,就是秦王依然想按着商鞅之法,进行中央集权。所以李斯牵头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而秦王嬴政当然很高兴,这样一个与西周不同的国家建立了。

秦国统一了天下,秦王嬴政感觉自己的功劳太大了,是周朝的王无法相比的,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嬴政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伟大的称号。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最后,秦国君臣商定取“三皇五帝”中的两字,秦王嬴政有了一个新的称号——皇帝。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军事(这是今天的称法)等都应该归皇帝负责。嬴政废除了周朝实行的“谥号制度”,在周朝时,实行“谥号制度”,就是周王或者其它诸侯,活着时候称王或公,但死后,后人(主要是后一个王或大臣)会给这个王或公起个“谥号”,谥号一般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这个谥号必须能概括这个君王一生,也只能在固定的一些字里选,这就是“谥号制度”,比如好的谥号“文、武、宣、景、康”等,不好的谥号“厉、幽、炀、灵”等,中性的谥号如“愍、怌、思”等,所以我们听到了周厉王、周幽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魏文侯、秦孝公、齐威王、秦昭襄王等等,这是他们死后的称号,而生前他们只能被称其爵位。“谥号制度”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特点,周边蛮族是没有谥号的。但嬴政感觉“臣议君子议父”是在降低皇帝的威严,所以嬴政取消了“谥号制度”,称自己为秦始皇,其后代依次为秦二世、秦三世,直到秦万世。

只是名义上说皇帝的至高无上当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而最能保障皇帝权力的,就是郡县制度。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度,所有人都是皇帝的子民,不再有诸侯,自然没有了“地方分权”。天下被了分三十六个郡,后来增加到四十多个,每个郡由郡守管理,而郡守是中央任命的,是不能由地方世袭的;郡下面又分为了县或道,县令也是中央任命;县下面又设了乡、里、亭,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中央很难统治到乡一级,所以县以下一般是“当地长者”管理。通过郡县制,秦朝中央能直接管理到地方,“被地方诸侯架空”的事情不会再出现了。郡县制是中央集权最重要的制度,之后中国所有王朝都是在郡县制度上修补而以。

由于天下所有事物都是中央管理,所以皇帝不可能独自处理所有政务,秦朝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三公”中的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三公”的太尉是管理军事,“三公”中的御史大夫负责奏章、下召、监察等。下面的“九卿”是“分专业管理”,后来也可不是九个,主要是处理政务的。这样,大臣辅佐皇帝管理天下,皇令可以直接下达到下面的郡县。由于军事很重要,所以和平时期,太尉是不设立的,军权直接归皇帝负责,只有在战时皇帝才会将军权交给有能力的大臣;御史大夫的权力实际是有限的,但由于秦朝很大,所以政务非常多,这样丞相的权力相对就大些,因为皇帝处理不了繁重的政务。所以这种“三公九卿制”,对皇帝“威胁”最大的,就是相权,丞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的命令往往可以直接下达到下面的郡县。但“三公九卿制”毕竟是一种适应当时中央集权的需要,秦朝的中央权力大大加强。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继续使商鞅之法,秦始皇以战国时法家人物韩非的思想为参考,建立了更严酷的法律。严酷的秦法严格了社会规范,有利于秦朝中央集权的加强,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原地区是天下的文化中心,是宗族结构,不太适应严法,所以秦法导致天下人们对酷刑的不满,动摇着秦朝的统治。

在经济上,秦朝的改革是伟大的。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度量衡,这相当于中国建立了统一的市场,对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秦朝依然是“重农抑商”,自由商人开始消亡,之后中国所有王朝都是这样做的,所以对中国社会的商业发展很不利。秦朝建立与土地挂钩的户籍制度,大大加强了秦朝的税收能力,而类似这种户籍制度,在中国一直持续到了今天。秦朝建立了发达驰道与栈道,这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与通信网,秦朝的物资运送、人力调动能力大大提高。通过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秦朝的国力崛起,中国文明的实力上升为当时世界一流水平。

在文化上,秦朝统一了以秦篆(也称小篆)为字体的文字,当然小篆由于难书写,所以整个知识界,文字在当时并没有统一。

在中央集权下,秦朝的动员能力非常强,所以秦朝建立了强大的军队。秦朝的军队全面使用青铜作为兵器,以步兵为主力兵种,将武器生产制度化,完善了军队管理,这样一支强大的秦军保障了秦朝的防御及扩张。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驻守北方,抗击匈奴,并取得大胜。为了防止匈奴南侵,秦朝修复了战国时秦、赵、燕的长城,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万里长城”,长城对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有很大意义,后世王朝都使用长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

当时的长江以南,是荒凉的,是蛮族所在地。秦朝统一中原后,发大兵收服了南方各蛮族,史称“南服百越”,这样南方正式进入华夏文明的版图。为了统治南方,秦朝派五十万定居南方,这些人含士兵、农民、各种工匠等,至此中国南方社会开始发展,并逐步融入华夏文明。

当时的秦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响当当的,大秦帝国屹立于东亚。大秦帝国的版图北到辽东,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今陕西、甘肃、四川部分,后世的华夏文明区域基本就在秦帝国的版图上。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这功劳主要是秦始皇的祖先的,秦始皇的最大功劳是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秦帝国的很多制度被后世王朝所使用,秦始皇当然就成了中国的千古一帝。秦帝国之后的中国,是一个新时代,所以秦以前的历史,学者们一般先秦时代。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了,在秦始皇近臣赵高、秦丞相李斯、秦始皇小儿子胡亥的阴谋下,害死了当时的太子扶苏,胡亥继位,这就是秦二世。而随着秦始皇的死,大秦帝国也走向了灭亡。

第3-2节 起义故事——秦末战争、楚汉战争

秦朝的大乱,源于秦的酷法与滥用民力。秦朝完成了中央集权,所以秦朝调动全天下人力的能力大大加强,在秦始皇期间,秦朝领土扩张、修长城、修皇陵、修道路等等,调用了大量民力。而当时经过了战国时代长期战乱的天下,人们是需要休息的,社会生产是需要恢复的,但过多的民力被秦帝国征用,社会的农业生产受大了很大影响,底层百姓的生活很苦。秦朝的法律严酷,百姓摆脱命运的可能性又不存在,所以反抗的情绪弥漫整个社会。秦始皇在世时,由于秦始皇的权威及能臣的镇压,社会没有反抗,但无能的秦二世即位,又杀掉了不少能臣,天下人们的起义就难免了。

公元前209年,一个偶然的事件发生了,就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大起义,起因很简单,就是陈胜、吴广领着九百人去戍边,结果下雨耽误赶不到了,按法律这些人可能活不了,所以大家就反了。起义的结果谁也没想到,起义军很快攻占了秦朝的很多郡县,而强大的秦帝国竟无力反抗这些“土农民”的起义。

秦朝的军队很强,这是一个事实,但军队是归中央管的,地方上的郡守实际只有一些“警察”而以,而这些地方兵根本不想与起义军对抗,所以几个月时间,起义军攻占了秦帝国的大半江山。而秦帝国“中央军”的精锐,被派到了塞北对抗匈奴人,还有大量军队被派到了南方,而南方的士兵在南方“沉淀”下来后,过起了日子,不想管中原的事了。秦帝国的中央,正是权臣赵高夺权的时候,赵高为了“麻痹”秦二世,将关东(涵谷关以东,秦地为关中,其它战国六国为关东)起义的事不告知秦二世,所以秦帝国开始没有组织太有效的反抗。

陈胜在楚地建立了“张楚”政权,派武臣带兵去攻占北方赵地,派周市进攻魏地,派吴广西进。吴广西进受阻,陈胜又派周文西攻秦地,周文在西进过程中,受到百姓支持,军队壮大很快,并奇迹般的攻入了秦地(即关中)。仅半年,平民起义军影响了整个关东地区,各地郡县很恐慌,为了自保,很多郡守直接起义,或加入义军或自行割据。更严重的是,六国的后裔开始反抗秦帝国。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但只是统一了“硬件”,“软件”没有统一。在人们心中,是不认秦朝的,比如一个山东人只认自己为齐国人、南方人只认自己是楚国人,他们从来没认为自己是秦朝人。而原来战国被灭六国贵族的后裔时刻准备反抗秦朝复国,陈胜、吴广的起义,给了他们机会。六国贵族的后裔与平民起义军不同,对于起义,六国贵族后裔是“专业”的,在关东大乱时,六国贵族后裔们,开始了复国行动。而不管原六国王室是否还活着,各地的百姓依然支持复国。

陈胜的部将武臣,在攻占了赵地后,自封赵王;之后武臣的部将韩广攻占了燕地,韩广又自封燕王;陈胜的部将周市攻占了魏地后,立战国时魏王室的后裔魏咎为魏王;战国时齐王室后人田儋起义自立齐王。等等,很快,很多战国时代的国家复国,这些新国家对秦朝发动进攻,给秦朝沉重打击。而这些贵族后裔中,最厉害的,就是项梁的楚军。

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与他的侄子项籍(字羽,就是我们熟知的项羽)暗中一直准备在会稽郡起义。在天下大乱后,会稽郡守为了自保,打算率领郡内的百姓起义,找来了有名望的项梁帮忙,后来郡守又反悔了,可项梁项羽直接杀掉了郡守,然后号召郡内百姓起义,项家军建立了。项家军在项梁、项羽的带领下,取得了很多胜利,成为了起义军中最强悍的一支。

这里再说一支起义军,这支起义军在当时力量很小,但我们又必须得说的,就是刘邦的起义军。沛县人刘邦,本是一个小亭长,在一次押送犯人的途中,不少犯人跑了,这是死罪,但刘邦直接放了剩余了罪犯,和他们一起逃到了山林。在天下大乱后,沛县县令找刘邦回来起义,刘邦带着人回去时,县令反悔,刘邦带着人把县令杀了,百姓支持刘邦,称其为沛公,这样刘邦起义了。不管是刘邦的能力还是他的队伍,实在太差了,最后,刘邦拉着队伍对投奔了项梁的楚军,这可以说是刘邦最正确的选择。

天下大乱,而秦中央的朝政也很乱。赵高通过阴谋,害死了李斯,架空了秦二世,成为了秦帝国实际最高统治者,而赵高的职位便是丞相,这也说明了在中央集权下,丞相是很容易获得最高权力的。但当周文带大军奇迹的攻入关中(秦地)后,秦朝震惊,秦二世终于知道了问题的严重,而赵高为了控制住局面,也必须组织抵抗了。

当时秦帝国的精锐大军由大将王离率领,在塞北对抗匈奴,解决不了急迫的现状;而南方的大军“沉淀”在了南方,很难调回。最后一个英雄出现了,这就是章邯。章邯本是秦朝的一个文职官,但很有能力,在这危及的时刻,章邯主动请战。章邯组织了骊山的罪犯与劳工,建立了一支军队,在章邯的带领下,这支军队很快将周文的军队赶出了关中,而这支军队也在章邯的带领下,成为了一支虎狼之师。

章邯军团出关中,开始了平乱之路。周文全军覆灭,周文自尽。章邯军团让天下义军看到了当年大秦虎狼之师的风范,很多起义军被打败。陈胜也被章邯打败,陈胜被自己的部下杀死。而影响最大的,是章邯军团击败了项梁的军队,项梁战死。

陈胜死后,起义军的“精神领袖”失去,在项梁谋臣范增的建议下,项梁找到了楚王室后裔——熊心,把熊心立为楚怀王(战国时代楚国历史上也有一位称为楚怀王)做为傀儡,而当时的天下相信的口号是“亡秦必楚”,所以大家名义上尊重楚怌王,这样梁项得到了政治至高点。可接下来,项梁战死,这个傀儡的楚怀王获得了实权。

楚怀王获得实权后,剥夺了吕臣、项羽等原来项梁亲信的兵权,任用了自己的亲信,而刘邦也幸运了得到信任,刘邦自己的班底壮大了。

章邯军团取得了很多胜利,但起义军太分散了,章邯军团很疲惫,所以章邯想出了一个战略。章邯军团进攻赵国,最后将赵国的大军围困在巨鹿这个地方,赵国求救,很多起义军来救,楚怀王也派了楚国的上将军宋义带大兵去救赵国。这样,天下近四十万的起义军聚集在了巨鹿,这正是章邯的战略,章邯想集中歼灭起义军。而这时,塞北防匈奴的秦帝国精锐军团南下赵地,准备攻赵。这样秦朝章邯军团与“塞北军团”合兵,起义军形势危险了。起义军,实际是一些平民军队,没有像样的武器、盔甲,而“塞北军团”是专业的正规军,所以起义军只是观望,不敢交战。

在楚怀王派上将军宋义去救赵的同时,还派出了刘邦独立带领军队去向西进攻关中,直接攻打秦的老家。而在宋义的军中,为了保险,楚怀王不情愿的派项羽为副将跟随宋义。而这个两个决定影响了天下的局势。

观望的宋义,不敢率楚军出战,而项羽怒了,杀了宋义,楚军将士本就是项家军,所以支持项羽。楚怀王没办法,只能封项羽为上将军。项羽率军渡黄河,破釜沉舟,骚扰章邯军团,冲击“塞北军团”,主将王离被生擒,楚军十战十捷。观望的起义军信心顿时上来了,全力进攻秦军。这样,秦朝“塞北军团”覆灭,章邯军团看形势不好,逃走。起义军取得了巨鹿之战的全胜。巨鹿之战后,起义军与秦军的实力的对比出现了对调,而项羽成为了“战神”,项羽成为了全起义军的上将军,成为了起义军领袖。

败退的章邯军团要返回关中,而赵高害怕章邯会夺了自己的权力,所以开始迫害章邯,章邯无奈,最后率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而这二十万秦军成为了起义军的经济负担,再加上起义军对这支军队的恐惧,项羽坑杀了这二十万降卒。到此,秦朝反抗的主要力量基本被消灭,项羽带着兵锋正盛的四十万大军向关中而去。

再说刘邦,刘邦带着他的军队,向西攻打关中,这一路上,虽然没有秦军的主力,但关卡险要,刘邦也很辛苦,最后刘邦军队攻到关中,到达了秦帝国的首都——咸阳城。这一路上,谋士张良、说客郦食其起到了很大作用。

秦朝的形势已很严峻,赵高为了稳定统治,杀掉了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而新秦王子婴很快杀掉了赵高。新的秦王子婴想抵抗刘邦,但已无能为力,公元前207年,子婴开城投降,仅持续了14年的大秦帝国灭亡。

刘邦这支平民军队进入了咸阳城,将士们都被秦帝国丰富的物质生活吸引了,但张良等人感觉不妙,劝说刘邦,刘邦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最后刘邦退军驻守在一个叫霸上的地方,并“约法三章”,整顿军纪。而这时项羽大军到了,之后发生了著名的“鸿门宴事件”。随后,项羽带起义军进入咸阳,并“大开杀戒”。

秦灭亡了,大家开始研究之后的事,而项羽是绝对的权威。大家都感觉秦朝的制度不好,还应该回到周朝的制度,当然以项羽为霸主,项羽开始分封诸侯。项羽志向只在楚国,所以项羽自封西楚霸王,之后封了诸多国家,而分封的主要依据,是巨鹿大战中的其它诸侯功臣。刘邦被分封到了天下的边缘——巴蜀汉中区域,刘邦也就是汉王。分封之后,项羽回到了西楚国的都城——彭城(今天的徐州),其它诸侯各回封地。

这种分封制,必然会出现春秋战国时代的问题,问题首先出现在了齐国与汉国。项羽给齐地封了一个齐王,而当时齐地当时是有一个齐王田荣,只是那个齐地的田氏齐王没参加巨鹿大战,所以项羽分封时就没考虑他,但田氏齐王有实权,那个被项羽封的齐王被田氏齐国杀了。这个事令西楚霸王项羽不爽,楚国出兵讨伐。

汉王刘邦在“边缘地带”很不爽,汉军将士也想回中原,这时刘邦在相国萧何的举荐下,任用了一个军事天才——韩信。在韩信的治理下,汉军很快强大了,公元前206年,韩信率汉军攻入关中,汉国的大本营迁入关中长安。之后在萧何的治理下,汉国国力开始提升。

而东边的战争依然在继续,项羽很快灭亡了齐国的主力军,但之后齐国人的“游击战”,令楚军陷在了齐地。就在这时,刘邦拉拢着好多诸侯的军队,共五十六万联军,向西楚国攻去,很快占领了其都城——彭城。项羽的大军仍继续解决齐国的问题,项羽亲率三万骑兵进攻彭城,最后项羽又创造了奇迹,打败了刘邦的五十多万联军,收复了楚国领土。彭城之战后,天下诸侯意识到了项羽才是天下霸主,而不能和刘邦混,最后天下诸侯倒向项羽。在项羽解决齐国的问题后,率大兵攻打汉国。刘邦在荥阳一带抵抗住了项羽,之后拉开了楚汉大战的序幕。

楚汉大战从公元前206年开始,到公元前202年结束。在这四年多的战争内,单从战役上讲,项羽打了很多胜仗,而刘邦打了很多败仗,但汉国的战略获得了胜利。汉国以关中为基地,在萧何的治理下,汉国前线兵员、粮草很充足,而楚国没这个优势。在战略上,张良的分封汉国功臣的策略团结了汉国将士。在谋略上,汉臣陈平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如楚国最有远见的谋士范增就被用反间计解决掉了。在军事上,项羽只是个战神,而军事奇才韩信很会布整体局。所以,虽然表面上楚军总打胜仗,但战略上汉军一直占上风。

刘邦在前线直接与项羽对战,彭越负责骚扰项羽的后方,韩信逐个收拾北方服从楚国的诸侯国,最后形成了汉联军对楚军的包围。垓下一战,项羽自尽,楚国势力不再。天下新旧诸侯尊刘邦为主,混乱结束,汉朝开始了。


【若想读《简单连贯的中国史》全部内容,请关注我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