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经】国风|鄘风•相鼠:由内而外才是真“礼”

2019-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简乐兮
【品读诗经】国风|鄘风•相鼠:由内而外才是真“礼”

[国风•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相:视也。

仪:威仪,指人的举止作风大方正派而言,具有尊严的行为外表。

何为:为何,为什么。

止:节制。

俟:等。

体:身体。

礼:礼仪。

胡:何,为何,为什么,怎么。

遄(chuán):快,速速,赶快

【译文】

    看那老鼠还有皮,做人怎能没仪容。做人如果没仪容,不如早早地去死。看那老鼠还有齿,做人怎能没节制。做人如果没节制,不死等着做什么?看那老鼠还有体,做人怎能不守礼。做人如果不守礼,赶快去死别犹豫。

“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人贵在行为处事、外在表现都能做到保持威仪,而今天诗歌所要谴责的这个人呢?反而威仪丧尽,老鼠还有还有一层皮呢,这个人却连做人的仪态都没有,伤风败俗,还不如死了,免得祸害世人呢!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篇》

【大白话】

孔子到了太庙里,每件事都要询问请教。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嘲笑孔子,说“不都说孔子这个人特别懂礼么,他怎么连祭祀的礼仪都不懂,进了太庙还老是请教别人?”,孔子听到这样的话,就说:“我不断的请教,这正是礼啊!”

“凡有所自处自禁,皆谓之止”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一个人如果能够有所节制、有所自律,那就称为“止”。

“首二章皮、齿指一端,此举全体言之”—【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最后一段其实是一种总写,前两段分别讲到了老鼠的皮毛和牙齿,都是它身体上的一部分,而这一段就是总写老鼠的身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