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该懂的事想法

先读万卷书,还是先行万里路

2017-02-09  本文已影响1076人  方头小狮子
先读万卷书,还是先行万里路

正文: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

你是会把读书的钱用来读书,还是环游世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也有人会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人们对于旅行的执念也在逐步加深。

很多人因为自己的旅行的经历而成名,背包十年的小鹏,侣行的张昕宇梁红,不可掉头的陈翰宾,还有一辆摩托车环游世界的长沙女孩和俄国小伙。

随着媒体,与自媒体的推广和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羡慕起路上的生活。

扬言要开始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有一个故事,

有两个孩子,在他爸在他要升高中的时候过世了,留下了一笔钱。

妈妈做了两张签,一张写着读书,一张写着环游世界。

一个孩子抽到了读书,另一个孩子抽到了环游世界。

环游世界的孩子,被送到澳洲,开始逆时针的环球之旅。

读书的孩子,认真的读书,上了好的大学。

相同的是,他们却都再羡慕着彼此的生活。

为什么自己注定要与各个角落相识,却也不得不与各个角落分离。

为什么自己总是千篇一律的过着几乎差不多的生活。

然而,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你会选择读书还是环游世界呢?

很多人会有很多的选择,

我当然选择环游世界啊,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是书本教育无法带给我们的。

一定要读书啊,不然你没有知识的储备无法与人沟通,也无法真正了解其文化背景。

不得不说,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不无道理。

我只能说,如果是我,我一定会选择环游世界。

这时一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看到的世界与常人是不同的。

当我们看到一座楼的时候,有文化的人看到的是历史呼啸而过的痕迹,他知道那一砖一瓦的故事。

当我们看到一片海的时候,他想到的却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但我们来到一处小巷的时候,他看到的是那个撑着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的姑娘。

但我们又真的需要那么文艺吗?

我们拥有文化的同时,是不是也会压制我们一些本该自己发现的创造力呢?

我们拥有知识的同时,是不是也会因此留下一些“刻板印象”因而无法真正了解一件事情呢?

人们是怎样发现的世界?

是因为他们走错了路。

然而在这样的错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的风景。

有人说,GPS是一项无用的发明,因为它简单明了的告诉了我们一条捷径,让我们失去了任何错的可能和找的乐趣。

人的无知,很可怕,但人对于事物的一知半解和传播途径导致的错误造成的错误认知就不可怕了吗?

举个例子,我要去一所院校,无数人用他们的经历和别人告诉他的经验告诉我说,这所院校是不好的,甚至很可怕,会带坏我。

最后哪怕我真的去了,也会因此在脑海里留下一个深深的“刻板印象”它是不好的。因此多加戒备,小心谨慎。可能最后,他真的变成了不好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我们主观的排斥,把所有的美好变成了不好。

在比如说,我要认识一个人,所有人都告诉我说,他人很好,很随和没有城府,因此也出现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我便放心大胆的与其交往,而我的放松警惕却变成了压垮骆驼的那一棵稻草。

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被那个所谓的“刻板印象”所欺骗。

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其实也一样存在这样那样的刻板印象和硬性标签。

尼泊尔,是一个幸福感特别高的国家,法国,是一个优雅浪漫的国家,日本,是一个精致严谨的国家。

但很多时候,所谓的标签和清楚的显而易见结果却也不尽其然。

人有自负的天性,这个天性,常常让我们过度的相信自己的经验。

就像侣行路上的一个故事,当地人民,无一例外的害怕食人鱼,因为很多人都真真切切的被食人鱼所伤。

而张昕宇跳入水中,与食人鱼相处,却完全不被撕咬。

很少有动物会攻击没有恶意的另一方。

很多时候因为了解的太多,反而让我们无法真正的迈步向前。

就算我们用尽全力的去了解,其实了解到的不过只是某件事物的某一面。

一个人,所有人都说他不好,但偏偏,他愿意对你好。

哪怕是亲身体验,结果也不见得一定相同。

当我们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更容易勾勒出美好的图画,但当我们脑子里已经勾勒出一幅画的时候,如果比我们想象中更好,我们当然会开心,而如果与我们脑子里的画面不符,便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

很简单便能满足的快乐却变得那么困难。

但我们还是会有很多的顾虑,文化上的冲击,语言的不和,或者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

但究其根本,无非是我们自身对于未知的恐惧。

就算我们看再多的书,都无法真的让我们无所不知,不是吗?

而我们唯一需要的无非是处事的方法,和面对事情的态度。

而这些恰恰是书本无法带给我们的。

然而总有人,用了半辈子去思考,去准备,结果发现,迈出去,只需要一步。

我们走出去的意义在于什么?

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品尝更多的美食?了解更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

这些都无可厚非。

但我想要的却是,遇见更多的故事,遇见更多的人,然后发现那个更加不一样的自己。

旅行,不是逃离,是沉淀。

一个人旅行不必去远方,哪怕我只是用一天的时间,抱着游玩的心情,在附近走走,感受阳光的温度,听听自己的声音,其实也是一种修行和沉淀。

一个人的朝圣,男主人公接到一位故人的来信,她得了重病。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徒步去了另一个州,去看望那位故人,希望送她最后一程,他什么都没准备,起初甚至不敢和人说他荒唐的想法,就那样走着,到鞋子破掉,到昏倒在路上,到慢慢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旅程,到收到很多人的鼓励和支持,甚至到了今天,这本书鼓舞了更多人的心灵。

并不是说他走了多远,也不见得是因为他选择徒步,所以伟大。

在我看来是他迈出了别人有些无法想象的那一步,和他坚持下去的行动。

一旦我们做了甚至做到了之后,我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而一个人的强大,多半在于他内心的强大。

并不是说,我们走遍了世界,内心就一定会强大。

而是,当我们终于可以正视自身,宠辱不惊,不依靠外物去包装自己的强大的时候。

还不够强大的我们,请不要怕错。

人们总是过度希望自己一步到位,少受些苦,却忘了我们都是第一次活,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手,犯错误才是我们最擅长的事呀。

毕竟没有人会一直正确,他们只会越来越正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