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艺术

2017-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香言航语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

对大人来说是如此,对孩子来讲亦是如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对孩子有着绝对的影响力,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会成为植入孩子心中的一粒种子,深深地影响他的一生。

日本作家佐藤爱子小时候并不怎么爱好文学,几乎从来不读小说。在27岁前,她与文学没有任何缘分。她之所以对文学产生兴趣,完全源于她父亲一次看了她写的信后说的“这孩子写的东西真好”。佐藤爱子在书中回忆道:“这句话成了我的支柱。”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当人的能力被认可后,就会产生加以发挥的心理。特别是当他的能力被其信仰的人认可以后,效果会更好。因此,为了让孩子积极做事,给与否定还不如加以赏识。老师只要暗示“你的脑子很聪明”,孩子就会不断地发奋进取。

曾听一位教育家说过“老师教育孩子的最基本方式,就是与孩子的谈话。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都是在和教师的说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

然而让许多老师头疼的是,我们苦口婆心、煞费苦心的付出,孩子们却不以为然,有时还会视老师的谆谆教导为唠叨,甚至拒绝和老师沟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老师的说话方式存在问题?

通常,我们把大部分原因推给孩子,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其实不然,孩子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恰恰有时恰恰出在我们的说话方式上。首先,在态度上。部分老师没有意识到说话态度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常常漫不经心,脱口而出。其次,在方法上。和孩子谈话仅凭满腹关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说话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只有深刻思考、选择适合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我们的话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才会成为促进孩子成长成才的“金玉良言”。

下面是我在阅读《怎样对孩子说话最有效》一书过程中感觉比较好的几点建议,借今天这个机会同大家分享一下。

1、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一定要考虑对方的个性。

和孩子交流也是一样,只有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教育才能成功。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不同的孩子说话,也要注意用不同的技巧。

2、交谈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在教育上,而应内容广泛,可以无话不谈。

比如谈谈他的兴趣、爱好、过去的经历、家庭基本情况、他的好朋友等,甚至也可以问问孩子今天早晨吃的什么早饭,周六周日都去哪玩了,感觉怎么样之类的话题,让孩子感觉师生之间有种亲切感。

3、慎用孩子最讨厌的几句话。

某杂志曾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了一项调查。该调查在给老师的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跟孩子交谈时,您最爱说的三句话是什么?”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师们竟不约而同地在调查问卷上选择了这样的三句话“听话!”“好好学习!”“讲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呢?”。其中,这些带有强烈贬损意味的话语也大都是孩子最不爱听的,不知刺伤了多少孩子的心。其实,孩子们每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平的评价。这也说明了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激烈。

当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孩子能有个好的将来。但由于孩子之间存在着先天认知上的差异性,所以我们老师的标杆不要永远超过孩子的水平,否则会使孩子永远感受不到成就感,而应回归教育的本质——使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学有所成。

4、平等是与孩子沟通的前提。

平等是与孩子沟通的前提。只有对孩子一视同仁才能被孩子接受;只有对孩子平等对待,才会被孩子认可。只有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沟通才能顺利进行。平等交流的基本呈现形式是我们是否可以蹲下来与孩子说话,虽然这只是一种方式问题,但这微小的细节却能反映出老师对孩子是否真诚,是否把孩子真正当做和自己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5、慎用“成人主义”式思维方式与孩子说话。

有些老师,常拿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甚至要求孩子做到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高度,教育专家把这种行为和思维方式称之为“成人主义”。“成人主义”的老师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样思考、理解和行动,这对孩子来说不仅难以做到,而且也不公平。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老师长期这样要求孩子,而孩子总是做不到,这样的结果必然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认为自己微不足道,造成敌对情趣和反抗。

比如,有成人主义倾向的老师总是这样问孩子:“你怎么总是这样?”“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你还……”相反,如果老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抱着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换看法,就应该这样说:“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情是怎样理解的?”“来,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老师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谈话,就是向孩子表示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这样有利于启发他们运用自己的思考与能力去探究。

6、与孩子谈话,内容一定要具体。

与孩子谈话,内容一定要具体,如果过于空洞,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比如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孩子听到老师说“认真点”这个词语的时候,真正能够明白怎么认真学习,真正认真去学习的人凤毛麟角。久而久之,学生对“认真”这个词语逐渐麻木了,纵使你强调千遍万遍不会起到丝毫的效果。所以,需要我们老师耐心、细致、科学、具体地给孩子讲解什么是认真,怎样做到认真二字,正如谭校长所讲的要将“安全”二字具体化一样。

7、掌握一门易于孩子接受的语言艺术。

如掌握必要的幽默艺术,在课堂气氛不是很好或大家学习较累的时候调节一下。

8、低声细语地和孩子沟通交流。

在日常教学中,一些老师发现孩子有过错时常常不问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甚至大发雷霆。他们认为,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而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学学如何 “悄悄”教育。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高声呵斥会使孩子因受到突然袭击而惊慌失措,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致引起反感,根本听不进老师的话,那更谈不上教育效果了。有时,高声训斥虽然能暂时制止住孩子的不良言行,但孩子口服心不服,久而久之会产生对立情绪,引发孩子的沉默、固执等对抗方式,甚至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坏习惯。从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角度出发,用“低声细语”式的悄悄对话方式教育孩子效果会更好。

9、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激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点:其一,要细心观察,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可以使孩子逐步树立人生的自信,从而走出卓越的人生。一位状元妈妈在谈教育孩子成功经验时曾提到她常用“只要你感觉今天比昨天强就好”来提醒孩子。在班级管理中,我班也确立了“点点滴滴学做人,时时刻刻求进步”的班训,将学做一名人格完整的人作为首要目标,途径正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不论你在哪一方面取得进步都是值得肯定、夸奖的。但夸奖不是随意的,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进行,还应做到表扬要具体、及时、真诚。

10、不要对孩子说风凉话、泼冷水、嘲笑孩子。

一个人的前途是很难预料的。今天有许多企业家在三十年或二十年前,还是农家子弟。有的甚至在念小学或中学时也是成绩不好的孩子。一个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有的人可能不善读书,但可能精于经营。何况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还长!

一个人不管现在是多么平淡无奇的人,只要对将来抱着“前途大有可为”的希望,就会激起无穷的力量。这也就是俗话所讲的:“不要把人看扁了!”“不要把话说绝了!”

11、最好站在孩子的立场说话。

12、在交流过程中不妨用一点暗示。

在有效说服孩子之前,如果老师能做到以身作则,在行为上能给孩子一点暗示,那对于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在体态语言暗示的同时,若能再以动作辅助,更容易使事情生动化、形象化,能使孩子感动,是他们的行动更加积极化。

“握握手”就是一种辅以动作的奖励手段。从形态加以分类,它属于态度亲切的暗示方式。另外,一边摸孩子的头,一边纠正孩子的错误往往为他带来一种受到依赖者关爱的喜悦,从而听从你的话。还有,“拍肩膀”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和父母相契的真实感——老师的手仿佛一条管道,爱和关怀借此流到孩子身上。同时,由于孩子肩头承受的重量,也使他们心田深处留下印象,仿佛老师的手一直停在他们的肩头上。不过,这种方式最好不要在公共场合使用,尤其是对于出现过问题的孩子。同时,这种暗示方法的时效性非常重要,不要不经意地错过时机。

14、掌握说服教育的艺术手段

(1)情景教育法

孩子出现错误言行,应当场指出,尤其对于幼小的孩子更应如此。也可利用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教育。

(2)事例教育法

道理固然要讲,但由于孩子思维能力低,讲道理不宜过多,也不要急于告诉孩子为什么,应主要讲清楚应该怎么做,因为他们模仿能力强,这样更利于孩子接受。

(3)运用“阿伦森效应”法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基本概念——“阿伦森效应”,其意思是:人们总喜欢褒奖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

(4)拆屋技巧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上开个窗口,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可是如果提议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相应退让,同意开个窗口。”孩子在判断食物时,总会有意无意地进行相互比较。所以,如果想让孩子接收某件事情,不妨用另一件更难的事情做反衬,处于趋利避害、两难当中取其易的本能,孩子就会痛快接受想让他接受的事。

老师们,与孩子们交流、沟通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很好的掌握这门艺术的基本规律,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学会一些交流沟通的技巧,再加上实践中的经验,我们就一定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