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艺青年,请坚持自己的道
我是在14年接触简书的,那时候简书真的简单,没有这么多丰富的内容,像一条昆仑山脚下缓缓流出的清溪。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个人原因我离开了简书这个平台。当我今年重新回来之时,惊喜地发现简书的内容已然十分丰富,小溪流已经成长为了一条“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滔滔大河。然而内容在丰富的同时也变得十分杂乱,令我有些无奈。打开简书,充斥在首页的几乎全是教你怎么减肥、怎么挣钱、怎么成为其他人的。当然我不是说这样的文章不好,不少的作者写的内容相当实用,逻辑也很清晰,言之有物,发人深省。但是真正关乎文学和艺术的文章却阅者甚少,关注度很低,更不要说登上首页了。我所关注的“大神”们,有的小说写得极为高明,有的作画十分出众,有的对文艺理论颇有见地,有的对历史可以讲得头头是道,有的擅长音律,有的专攻书法……但终究都敌不过“月入六位数”“买第三套房”以及众多的标题党。他们似乎被简书遗忘了,独自在自己的一隅角落默默耕耘,以证己道。
朋友,请维持自己的逼格
让我们纵观历史,百年前的中国,那时候的文艺青年是徐志摩、林徽因这样的人,不光有才情,还要有格调。再往前看,曹雪芹、蒲松龄、袁氏三兄弟、归有光、张岱一一浮现,各自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继续追溯的话,就到了文艺风气最浓郁的唐宋时代了,文艺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品牌,是一种号召力。再往前,魏晋风骨悠悠长存,两汉名家星罗棋布,诸子百家璀璨夺目。中国的历史和文艺始终是密不可分共同进退的。文艺青年切不可妄自菲薄,降低自己的逼格,这样做实在是对自己的信仰的一种亵渎。纵然做不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书中也未必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但也要能够品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好,拥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气势!因为你是文艺青年!
朋友,请不要向世俗低头
不要让鸡汤堵住了你的嗓门,请发出声来;不要让俗套腻住了你的大脑,请用力思考。谁不爱财?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此道乃是自己坚守的文艺之道)。月入六位数或许对我来说是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但那又如何?你在吞云吐雾地宣扬自己的斜杠身份的同时,我只是在疲累地上完一天班后回到家泡杯清茶开始转换自己的身份;你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理财、买房、视频授课的同时,我只是在练完字之后打开电脑将今天的灵感记录下来;你在宣传自己如何精进如何快速阅读如何整理碎片的同时,我只是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福克纳或者鲁尔福的小说集细细品读上十来页。我看着无数的人争先恐后地涌向那条略显拥挤的阳关道,自己依然听着鸟语闻着花香走过林间的独木桥。社会的节奏被某些人带快了,之后又被更多的人所追随而越来越快,我却依然喜欢并坚守着散步般的慢节奏生活。你可以说我迂腐,但我不为所动。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朋友,你一定要有傲骨
在如今这个时代,谁身上不是沾满了铜臭味?但我还是要努力体现出自己独有的清高。我也十分佩服擅长经营和推销自己的人,他们十分会赚钱,赚钱就是他们的特长。那么何必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呢?我知道很多朋友也都曾想过学习那些套路,学习他们的一招半式,但终究以失败而告终,因为真的学不来,真的招揽不来那么多粉丝,真的售卖不了自己。真正的文艺始终是小众的,纵然现如今有一些以自己的作品博得眼球而腰缠万贯的代表,但它依然是小众的。比如莫言,在得诺奖之前知晓他的又有几人?比如陈忠实,在去世之前他写的《白鹿原》又有多少人看过?还好我们不少人知道村上,知道东野,虽然这两人根本没法相提并论。但托妮·莫里森呢?阿列克谢耶维奇呢?爱丽丝·门罗呢?又或者如茨威格、卡夫卡、海明威、略萨、马尔克斯这样的巨匠,认真读过他们的作品的又有多少人呢?阅读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读快餐文学可以给你快乐或者实用的知识,读大师们真正的文学作品却能给你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以及人生观的升华。
朋友,请继续践行你的道
其实我想说的是,朋友,请你继续努力躬耕,弯下腰,不要抬头看太多世间的污浊。我们处在一个如此快速如此物欲横流的时代,洁身自好实在太难了。文学方面尚且好说,大师依旧层出不穷,哲学领域就十分尴尬了,这个细分过剩的时代似乎把哲学给抛弃了。知识爆炸的同时,人们的思想却停滞了前进的脚步。技术进步只是理论发展的副产品,这在科学领域尤为明显,直到今天我们沿用的理论知识依然还是受困于很多年前早已画好的框架里。真正努力去思考的人越来越少了,随波逐流不动脑子的人越来越多了。何其悲哀!所以,朋友,请不要放弃自己的道,继续学习和研究。放慢脚步,方能品味路边风景。我喜欢某一主编的自我介绍里的一句话——“保质不保量”,大量输入,零星输出,一篇经过深度推敲的精品远胜过一百篇空洞量产的垃圾。
朋友,希望你们人人屋顶都有丈余灵芒(蒲松龄先生讲的故事),在文艺之路上走得更高更远。不管社会如何,请对自己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