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会如何看待“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2017-03-11 本文已影响637人
秋人君
-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接触和了解。那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 在冈田武彦先生所著的《王阳明大传》一书中,有专门的一章谈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说。以下内容就是对书中内容的重新整理和概括。
- 如果将“知行合一”视作朱熹等提倡的“先知后行”的改进。这种改进首先体现为:阳明心学改变了“行”的定义,扩展了所谓“行”的范围。以《中庸》中“学、问、思、辨、行”为例,朱熹等人明显的将“学、问、思、辨”视作“知”,仅将最后一字的“行”视作“行”,这“行”又被称为“笃行”。而在“知行合一”的观点下,学、问、思、辩也都是行的范畴和内容。就像学习射箭一定会拿弓尝试一下,学习书法一定会下笔写几个字,学这一环节的开始便已经是“行”了。学后引发的问、思、辩都是“行”的一部分。不仅如此,个人的价值判断,好恶也都是“行”,《大学》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中的第一个好与恶都是“行”。更进一步,甚至是人心中所想的“一念发动”或是“意”也都是“行”。《传习录》中还记载了阳明对于“知食乃食”的解读,知道食物味道的前提是“欲食之心",”欲食之心即是“意”,也即是“行”。
- 其次,阳明心学基于“行”的角度重新定义了“知”。《传习录》中记载徐爱向阳明询问对“知行合一”的理解,阳明回答道: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真正的“知”是能够引发进一步的行动的,无论是学习、思辩、询问还是“笃行”。
- 最后,基于“知”和“行”的重新定义,阳明进一步阐释了“知行合一”的观点,才有了这样的论述: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 由此可见,“知性合一”观点下,“知”与“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更是同一事物的两面。
- 以上便是《王阳明大传》一书中关于“知行合一”论述的内容。
- 基于这些内容可以产生这样的思考:
- 第一,知行合一中的“行”,如“学、问、思、辨、行”均是不同程度和层次的“行”,其中最高层次的当然是最后一个“行”字所代表的“笃行”。阳明之所以会得出知行本是一体的结论,基本是因为他扩大了“行”的范围,不再仅仅只是“笃行”。可以说“知行合一”是阳明从“行”的角度思考的结果,而朱熹等人提倡的“先知后行”更多的是从“知”的角度思考的结论,从这一点来看,两种观点之间反到有着极其一致的地方。
- 第二,沿着“知行合一”的思路,可以逐渐压缩“知”的范畴,甚至是不去思考“知”的情景。“行”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采取的全部举措,是全部的过程,而“知”只是这一过程中某一片段回顾和总结的结果。
- 就像前文中所说的一样,“知行合一”中的“行“也是有着不同层次的。同样的道理,现在这篇文章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里。那么600年前,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有什么价值呢?
- 我在这里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 在我们追求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要在意什么“知”,只管去“行”,去实现更高层次的“行”。
- 不需要再去关注这是书本知识,古人教训,还是职场经验,这些的学习过程都是“行”。不再需要“输出”、“践行”这样的概念了,我们一直都处在“行”的过程中,只是在期望实现的更高层次的“行”。也不再需要考虑这是系统化的“知”,还是碎片化的“知”,评价他们的标准是他们是否助于我们更好的“行”,实现更高层次的“行”,而不是他们的本身。
- 最后,也就要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在“知行合一”的观点下,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真实原因可能是:没有做好基础层次的“行”,抑或是没有去实践更高层次的”行“,但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去实践更高层次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