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游戏改变人生》读书总结

2020-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君瑀

一、游戏控制注意力焦点

游戏相比其他活动能够更好地控制注意力

原因:

1.游戏设定了积极明确的目标,玩家需要主动投入注意力

2.游戏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及时反馈

3.游戏难度会随着用户技能的提高而提高,从而总是具有挑战

影响:

1.缓解疼痛、屏蔽消极情绪

2.降低欲望

3.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流理论

认知与注意力完全投入到具有明确目标的挑战性活动当中的一种积极状态。

不是单纯的消遣或参与,而是全神贯注,在心流状态下的人失去了时间感,甚至失去了自我意识,对其他想法或情绪都无法产生有意识的觉察。

处于心流状态下不仅可以屏蔽身体疼痛,还可以屏蔽焦虑等负面消极的情绪

例如:弹吉他、烹饪、跑步、复杂数学运算、跳舞等。

而,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等被动的放松活动则无法出发心流状态。

注意力焦点理论

人的注意力像聚光灯,只能同时处理与吸收数量有限的信息。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种人在看到或经历可怕或悲剧事件之后产生的心理疾病。

标志性症状是反复闪回。创伤记忆突然侵入思想中,扰乱睡眠、触发恐慌、引起不良情绪。

挑战

任何让我们渴望去检验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并带给我们机遇的事情

二、游戏辅助社交

游戏能够帮助人们维持积极社交关系,获取社会支持,进行人际管理。

运作方式:

1.建立共同基础:游戏中玩家彼此拥有同等地位,游戏为你与他人提供共同的攻略目标,为与陌生人社交提高聊天话题

2.提升熟悉度:共同游戏从而更频繁地互动,促进沟通合作形成神经生理链接,从而推动相互了解,巩固社交关系纽带

3.模拟互惠:在游戏中帮助他人、赠送他人物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关心,促进彼此的信任

神经生理链接

做出相同表情或行为,同步心率、呼吸模式、神经活动,从而彼此建立镜像神经元。

与他人进行行为同步,提高自己的同理心,能更好地体会他人的情绪,从而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巩固社交关系。

我们越是与他人同步,就越喜欢他人,更可能给予他人帮助。

同理心

能设身处地地想象其他人感觉的能力

有助于扭转偏见、缓和社交紧张感

三、游戏构建自我效能

游戏通过构建玩家的自我效能,为玩家灌输了只要努力必将成功的信念。有助于改变玩家对待生活工作的态度,鼓励玩家积极尝试。

提升自我效能的典型路径:

接受目标——努力付出——获得反馈——提升自我——获得成功

原理:

所有游戏都有意让玩家能够随着时间与努力提升自身力量,以完成艰巨挑战。这一设计构建了玩家的自我效能

四、游戏帮助自我提升

带有目的地玩游戏能够帮助玩家提升自我

游戏益处

1.动作竞技游戏:提升视觉注意力,提升追踪多条信息流的能力,学习在高压、紧张时间中更快判断

2.策略游戏:学习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机遇与风险评估能力,战略规划能力

3.多人合作游戏:提升沟通与团队写作能力。

玩游戏的两种态度:

1.为了逃避现实:

为了逃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而玩游戏,会使得游戏时间占用原本用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游戏成瘾者玩游戏的目的多为逃避现实。

2.带有积极目的

带着陪伴亲友、学习新东西等积极目的玩游戏,才能发挥游戏的优势,帮助实现自我提升。

附、游戏心理学

认知重评:威胁心态转化为挑战心态

焦虑与兴奋都属于身体的“高唤醒”状态,区别在于看待引发此情绪的心态。

威胁心态:专注于潜在的风险与损失。渴望避免消极结果,而不是力争实现积极结果。常出现在自我效能较低时。

挑战心态:攥住于成长的机遇和积极的结果。承认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损失。能够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与资源,尽力实现最好的结果。

游戏中失败很少让人感到绝望,因为玩家有明确的可达成的目标——完成游戏,自我成长

自我疏离

面临大挑战、紧张时刻、创伤性体验时,转换视角,以第三人称旁观者视角分析自己。

能够帮助自己更加冷静客观地作出判断

三步超级感谢法

向他人表达感谢,让双方都产生积极友好的情绪,并让对方以后更有可能提供帮助

1.找出益处:说明他人的帮助为你带来的好处

例:你推荐的歌曲让我锻炼时更有动力

2.点明帮助成本:表示明白他人为此付出的努力

例:你有那么多事情忙,却还惦记着我的事情

3.夸赞优点:点明你从别人的帮助中发现的他人的优秀品质

例:你真是个值得信任的伙伴

孤独干预措施

孤独不等于孤单。身边有人陪伴仍会感到孤独

孤独来源于对自己人际关系质量的不满

正确处理措施是明确形成孤独感的原因,积极与他人建立更深厚的连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