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终其一生都只能是个配角!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纪伯伦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我们养育孩子,是为了让他们将来离开我们。”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从一出生就是。孩子的一生很长,我们能做的是陪伴他们成长,而不能代替他们成长。

01
把孩子当做家庭中的一个平等成员
摈弃支配一切、指挥一切、包办一切的观念,有事情多问问孩子的想法。
蹲下来,眼睛平视着孩子,认真倾听孩子说话,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是对等的。
当家里有客人,或者到别人家里做客时,我们不要忘了正式地、郑重地介绍孩子,让他体验到被重视的感觉,在内心形成“我行”、“我可以”的意识。
在家里可以给孩子封个“官”当当。
比如:接待处处长,专门负责接待客人;卫生监督员,负责监督家里的卫生;监察组组长,监督爸爸吸烟等等。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不要在别人面前训斥孩子,也不要把孩子的隐私当做笑话说给别人听,更不可以当着别人的面嘲讽挖苦孩子。
02
不要拿孩子做横向对比
“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网络段子还记得吗?我们都有过被比来比去的心理创伤。
当你总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去跟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时,就会产生一种很奇特的效果:越是比较,你的内心越痛苦;越是痛苦,越会加倍地指责孩子;越是指责孩子,孩子的毛病越是难以消除。孩子的缺点在我们的反复关注和提醒下,反而慢慢固化下来,形成了顽疾。
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强化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在充分的成就感中获取自信。
03
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耐心
我们都希望孩子充满自信,但在日常生活中,“别动,这个你做不了!”等话语流露出的不信任让孩子失去了信任自己的机会。
我们要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看到孩子撒了饭、摔了碗、穿衣服慢等,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在阻止孩子的行为之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认真考虑一下,孩子的做法是否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当孩子做了一些我们不能接受的事情时,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心里默数到100或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再做决定。
父母的粗暴、专制,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还会让孩子学到这样的应对方式,它影响的不只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
真正地爱孩子,是引导他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并能独立生活;是忍下心来看他在失败中成长;是让他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是无论他失误或成功都给予真诚的掌声。
读《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有感